第159章 逆向思维(1/2)

作品:《惊破大明

王崇古双手一拱:“回皇上的话!确实是这样,自从您制定了应对三患齐发的策略后,尤其是应对辽东女真和东南倭寇,谭大人都带领我们加强了重点防御。特别是辽东!近在咫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谭大人特意安排我前几日去了一趟辽东,督促宁远加快修缮进度!我是昨天刚刚赶回来的,这些是最新情况,还没来得及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您!”

他说完以后,抬眼看了一眼谭纶。

谭纶有些奇怪,前几天王崇古说他准备出趟门,因为对他很放心,有什么事情可以完全交给他,就没多问。却没想到他主动去了宁远,竟然和皇帝想到了一起,还真是有眼光!

好兄弟,你可真是给老兄我脸上争光了。

不过!谭纶挺地道的,该他的功劳他不推,不该他的功劳也绝不抢。

等王崇古一说完,他就解释性地说了一句:“皇上!这些都是崇古主动提出来的想法!平心而论,臣作为主官,还没有他考虑得超前!臣提请圣上表彰崇古,给臣处分!”

“哈哈哈!”眼见两位军事主副官有了功劳相互推让,皇帝哈哈大笑,这种真正的和睦是他愿意看到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将相和,平天下。

战国时候,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册封为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割地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拜为相国。

而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官却比他大,对此心中不服,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凡事退让三分。这之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事为重,当下决定痛改前非,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此,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赵国大治,一举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

如今的谭纶很象蔺相如,王崇古很象廉颇。二人不贪功,相互推让,还坦诚相待,相互补台。

“如果朕的文武百官都能象你们两位这样,何愁天下不平!也正是因为有了你们两位,朕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帮女真蛮子很快就会被我们拿下!不光他们,就连东南抗倭,还有山东剿匪,都会很快搞定的!”皇帝猛地转过身,一下子把门推开了。

外面的晚风吹了进来,微凉,吹得人神清气爽。

这几位大臣们还都是头一回听皇帝这么夸奖人,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尤其是张居正和冯保,都对谭纶和王崇古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谭纶和王崇古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相互拱了拱手,意思是你做得更多,咱们还得继续团结作战,不要辜负皇恩才好。

唐卡这时转过身来,平静了一下刚才的振奋状态。制定决定命运的决策过程,还是需要冷静才行。

他问了王崇古一句:“王大人,表扬归表扬!朕来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内城只差西门,外城还差东门和北门,估计何时能完工?第二个,你说的这些情况,女真蛮子知道不知道,他们是普遍认为宁远城防还差得很远,还是已经掌握了这些最新情况。”

谭纶刚才在皇上转身的时候,已经把今天议论的事项简略告诉了王崇古。

王崇古点了点头:“回皇上的话!第一,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进度,估计内城西门的四分之一只要数日内就可以完工。外城的困难较大,估计至少还得一个半月左右。第二,臣刚从最前线回来,女真探子还没有这么快了解修缮进度。但如果皇上想在宁远设伏的话,他们的探子应该很快会了解最新情况。不过,臣回来的时候倒是安排了后手,专门对付这些探子……”

“哦?”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这个王崇古看来确实是个将才,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光督促了加快修葺进度,还安排了应付敌人探子的后手。

这就叫会干活儿,真正帮领导分忧,替领导想在了前面,任何一个领导都会喜欢这样的下属。

皇帝果然乐得咧开了嘴:“说说看!说说看!你安排了什么样的后手?”

“是!皇上!”王崇古看上去很淡定,一点居功自傲的样子都没有,“臣赶到宁远督促他们加紧修缮的同时,让他们把连接各城门的主路刨开了……”

“刨开主路?那以后如何运送军用物质……”冯保忍不住问了一句。

皇帝伸出手制止了他:“先别打岔,让他继续说下去!”

“是!皇上!

”王崇古继续说了起来:“臣让他们刨开主路是障眼法,借口道路年久失修,土质松软,需要全部刨开。其实臣让他们借机把石块、沙子等修葺城墙所需的材料都堆在了路边,源源不断地运向各个城门,所以他们的修葺速度才能如此之快!敌人的探子如果不是本城人,肯定难以发觉!”

“好!太好了!”皇帝竟然破天荒地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惊破大明 最新章节第159章 逆向思维(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1/1103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