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治国齐家(1/2)

作品:《惊破大明

两个小调皮也舍不得晴天走,一直到看不见了她的背影,两人才一左一右拉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哥哥,咱们上你那儿吃好吃的去吧!”

皇帝笑了:“哈哈哈!你们两个跑了这么半天,早饿了吧。大伴儿,你去请示一下母后,看她吃了没?如果没吃,就请她过来一起用午膳吧,就说朕想她了,把这两个小捣蛋也一起算上!”

“是!”冯保应命。迅速安排人先去通知御膳房,赶紧作好准备,然后快速离开了,他亲自去请太后。

……

偏殿内,今天的午膳相当于家宴,吃得其乐融融。

李太后这些日子一直担心皇帝的身体,怕他因为操劳国事而吃不下东西。今天见他的胃口大好,一连吃了不少好东西,心情也好,一边吃一边和两个弟弟开玩笑,还半考半聊地和他们谈起了“磨杵成针”的典故,激励他们要多读书,发奋努力,不由得点了点头。

两个小家伙今天也表现得很懂事,也不知道刚才那一会儿晴天和他们说了什么,每天都是从早打到晚的两个人今天竟然不打了,吃菜都知道相互推让了。

看来这晴天姑娘的作用就是大,简直就是一味济世的良方,一缕和煦的春风。如果能够早一点把她选为皇后就好了,至少能够帮助自己看好这个庞大的后宫。

“钧儿,你今天的心情不错啊!”太后笑吟吟地看着这个大儿子。

皇帝心照不宣地笑了:“母后,这都是仗您成全!孩子近来事务繁忙,有几天没去看您了,您最近身体可好!”

太后点了点头:“哀家这身子骨儿还行!每天念念佛经,再看看这两个小家伙打打闹闹,就过去了!虽然过得快,但也是一件乐事!”

皇帝笑着在朱翊镠头上摸了一下,也学着晴天那样看了朱意定一眼:“这两个小弟弟,已经长成大人啦!是不是啊?”

朱意定没说话,他最早见皇帝是在冷宫,那时他和他母亲张贵妃已是奄奄一息,虽然第一次见太后也是在那儿,但这么长时间他已经和太后很熟稔了,可对这位不太爱笑的皇帝哥哥,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些害怕。

朱翊镠倒是没什么顾忌,作为当今皇上的同胞弟弟,他在皇帝面前一点拘束都没有,一边嚼一边说:“对啊!我们都是大人啦!晴天姐姐刚才说了,让我们两兄弟互相照顾,互相欣赏,对不对啊朱意定?”

“对!”听到朱翊镠先开口说话,朱意定的胆子才大了起来:“晴天姐姐还说,我们两个放风筝各有所长,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借鉴才是!”

皇帝笑了,好一个晴天姐姐,比我这个大明皇帝厉害多了,我对他们说过的话,他们可从来没有这么上心过!

想到这儿,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好办法,笑着接了一句:“你们两个真棒!不过,哥哥还有一件事情告诉你们。这个‘磨杵成针’的典故,也是你们晴天姐姐让朕告诉你们的,所以你们一定要记住!”

“是晴天姐姐说的?”朱意定发出了疑问:“那她怎么没有自己和我们说?”

旁边的朱翊镠这时站了出来:“我皇帝哥哥说是晴天姐姐说的,那就是晴天姐姐说的!你看这个故事也是说李白小时候逃学的,咱们两个有时候不想让先生教就故意逃跑。晴天姐姐肯定是知道了,拿这个事情来教育我们不要逃学,要用功读书!”

“嗯!”朱意定点了点头,“也是!晴天姐姐平时就爱给我们讲故事,她说过讲故事不光是为了好听、好玩,还要懂得里面的道理!那我们以后就不要逃学了吧,我们也来个‘磨杵成针’!”

“扑哧!”皇帝笑得差点儿喷饭。

你们两个小家伙,也敢说“磨杵成针”?小鸟的毛都还没长全呢,那玩意儿还只是根细针,现在就磨,还不给磨没了,等你们长成我这样的铁杵再说吧。

两个弟弟惊讶地抬头看着他:“皇帝哥哥!我们说得不对么?”

皇帝急忙喝了几口汤,掩饰了一下刚才的失态:“说得对!咱们一块儿来‘磨杵成针’吧!过几天朕再给你们讲几个典故,你们也可以回去多看看书,然后也给朕讲。咱们一起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典故多,谁讲得更好!好不好?”

“好……”两个小捣蛋高兴得鼓起掌来。

太后看着这三个孩子,内心别提有多欢喜了。尤其是看着大儿子,越看越喜欢!

这孩子,还真是越来越有帝王之气了,知道忍辱负重,知道发奋图强,还知道相亲相爱。短短几个月,他还真是一天一个样,太出人意料了。

“钧儿,母后想和你商量一个事情!”她怜爱地对皇帝说了一句。

“哦?”皇帝急忙停下了和两个小家伙逗笑,抬着头来看着她:“母后请说!孩儿洗耳恭听!”

太后笑着一捅朱意定的屁股:“小捣蛋!快!拉着你翊镠哥哥去外面玩会儿去!”

“好咧!出去玩

去喽!”朱意定站起身来,拉着朱翊镠就往外跑。

“慢点儿,别摔着了……”太后在后面不放心地补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惊破大明 最新章节第172章 治国齐家(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1/1103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