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帝国海军(2/3)

作品:《铁骑

陆上丝绸之路被挤出的商贾资本,再加上帝国海军的力量,毫无疑问帝国内部已经形成了一股向海洋扩张的霸权主义,而这和太祖皇帝晚年开始的西征大时代里随着汉军战无不胜的威名所确定的大陆霸权所相背

这就是太宗皇帝晚年所要面对的局面,来自于帝国内部的问题,已经在陆地上达到兵力投放极限的帝国陆军面临的是盛极而衰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始崛起的帝国海军,如果能重整合陆军和海军,太祖皇帝所念念不忘的世界霸权将实现

在手札里,郭虎禅看到了太宗皇帝的努力,他的父亲景武太子在少年时代曾经去江南待了三年,甚至于亲自登上帝国海军的舰队出海,而很显然比起枢密院下辖的庞大陆军,全靠太宗皇帝的坚持才得以存在壮大的帝国海军是彻底属于皇帝的私人舰队,尤其是当时的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后来能甩开枢密院单干的地步

他的父亲回到长安以后,就被太宗皇帝送去了边军,在那之后他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一直到最后领兵出征河中,在军队中彻底建立了自己的威信,郭虎禅相信这一切都是太宗皇帝为了让他父亲能够彻底掌握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最后消弭帝国海军和枢密院之间的矛盾

在郭虎禅眼中,他的父亲做到了太宗皇帝所希望的一切,他父亲彻底控制了当时帝国在整个河中战场上最精锐的三十万士兵,被士兵和将领们公认是战神,身边也汇聚了大批的年轻人才,尤其是一大群来自各勋贵功臣和世家的年轻精英们,如果他的父亲可以顺利即位的话,帝国的军事扩张将继续

可是最后一切都随着他的父亲在河中的‘死’而中断了,而他的那位皇祖父太宗皇帝也因为这丧子之痛意气消沉,在人生最后的三年时间里只是勉力维持着帝国强盛的局面,最后甚至于不得不选择了文皇帝这个他眼中最不成器的儿子来做皇帝,因为只有这个儿子才会想方设法地削弱枢密院,重要地是这能缓和枢密院和帝国海军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

在太宗皇帝的手札里,郭虎禅看到的最隐秘的记载莫过于帝国海军中有人认为他父亲的‘死’是某些人所策划的阴谋,这里面包括枢密院,功臣集团,文官集团里的一些人,因为他们不想看到帝国海军拥有和枢密院同等的地位,加不愿意看到支持海洋霸权的南方在帝国的政治舞台变得加重要

这些隐晦的记载里,无不说明大陆霸权和海洋霸权这两种思想的冲突,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两个成分复杂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陷入属于大陆霸权一方的利益集团加庞大和复杂,在帝国海军眼里他父亲的死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阴谋

郭虎禅不得不承认,当他看完太宗皇帝的手札后,对于这种猜想竟然隐隐有几分支持,而他也可以想象得到他那位皇祖父内心的挣扎,曾经跟随他一起开创霸业的人里有人因为利益背叛了他,而他不知道那些人是谁,甚至于如果他要追究,也许会让帝国走向衰弱

这才是政治,郭虎禅心中对自己说着,这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甚至于连皇帝也难以幸免,当他看完札后,才知道为什么他那位皇祖母要他竭尽全力地去掌握尽可能多的军队

从文皇帝开始,随着枢密院的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南方的帝国海军的壮大,虽然帝国海军直到现在也不能和枢密院平级,但是得到文皇帝和文官集团支持的帝国海军已经拥有了和枢密院抗衡的实力,帝国的政治目前就像一架精确而脆弱的天平,未央宫里的那位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无牌可打

如果他不管不顾地让帝国海军拥有和枢密院平级的地位,会引起多大的轩然大*,而且郭虎禅不能肯定,长安四王中是不是有人同样在打帝国海军的主意

看似平静的帝国,其实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郭虎禅现在甚至于有些怀疑那朝鲜行省和北方草原不稳的消息只是枢密院为了缓和跟帝国海军之间矛盾的一种手段,他可是记得杜老大跟他说过皇帝表示对海洋霸权感兴趣,虽然内阁和枢密院之间彼此互相争斗又保持平衡,可他这个堂兄仍旧还是‘合乎礼法的皇帝’,他要是想要破坏平衡远比控制局面或独揽大权要简单的多

郭虎禅衡量着目前的帝**力,从数量上来讲,尽管这些年枢密院遭到了大幅削弱,但是枢密院所控制的军队依然对帝国海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帝国海军所拥有的舰队优势,以及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支持,让帝国海军实际上拥有不弱于枢密院的力量

文皇帝尽管不是什么强悍的皇帝,可是靠着枢密院,帝国海军,内阁这三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平衡,还是当了二十年的承平天子

郭虎禅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帝国已经拥有了爆内战和南北割据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是太祖皇帝所埋下的隐患,但是郭虎禅并不能去责怪这位几乎很大可能和他一样的‘曾祖父’,他做得已经足够好,只是越了整个时代的思想注定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他那位‘曾祖父’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可当时帝国连江南都未彻底开,整个南洋几乎全是未开化的地带,帝国本土的经济也未达到可以大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骑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帝国海军(2/3),网址:https://www.1234u.net//13/1309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