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崇祯没脸见张嫣(1/2)
作品:《明末乞丐皇帝》大明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夜已入深。>
但大明皇帝朱由俭,却仍然勤勤恳恳的加着班,不厌其烦的翻看着各地的奏疏。>
从登基之初,十一年来,几乎日日如此,崇祯帝不曾有一日懈怠过。>
比起他那位爱干木匠活的兄长,常年旷工的祖父,甚至是曾祖父,曾曾曾祖父,崇祯无疑要勤政百倍。>
比起祖辈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特殊的癖好,崇祯在德行上也无可挑剔,不但勤政节俭,荒淫奢靡与他更沾不上边。>
仅凭这几点,除了太祖,莫说大明的其他历代皇帝,就是有史以来的所有帝王,在崇祯面前怕不是都得自惭形秽。>
然而,个人的德行再好也是枉然。>
作为一名帝王,崇祯却缺乏乾纲独断的魄力,缺乏对大明现状的了解,更缺乏身为帝王最重要的识人之明和驭下之道。>
结果虽然勤政,但大明这艘破船,在他的带领下,反而每况日下。>
最可怕的是,作为掌舵人的崇祯,却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或许直到自挂东南枝的那一刻才找到答案。>
不过,最近几日,哪怕乾清宫的小太监宫女也都能看得出,皇爷心情出奇的好,这还是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事。>
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刻看着手中的奏疏,崇祯帝不单单是心情好,而是激动兴奋,若不是顾及身份,真想大吼两句。>
肆虐大明十余年来的反贼终于要被扑灭了,接下来就可以全力对付关外的鞑子,大明中兴有望,这让十一年来紧绷神经的崇祯如何不兴奋?>
“大伴,听说皇嫂最近身体有些不适?”>
崇祯帝兴奋了一阵后,才放下奏疏,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突然问了一句。>
“回皇爷,太医已经看过了,说懿安娘娘是最近心情郁结,非药石可医,过阵子自会好转。”>
一旁的王承恩赶忙答道,虽然有些纳闷,却也并未奇怪。>
他知道皇爷平时虽然很少去慈宁宫,但哪怕再忙,隔三差五的也要关心一下懿安皇后的情况。>
而宫中各监各寝宫的用度开销是一再削减,唯独慈宁宫从未改变过,过年过节的赏赐也未曾少过。>
“这帮庸医当真是无能,动不动就非药石可医,既是如此,朕还养他们有何用?”>
崇祯眉头一皱,语气颇为严厉,王承恩也不敢接话,见他又拿起了奏疏,却是忍不住提醒道:“皇爷,已经三更天了。”>
“也罢!那就明日再处理吧!”>
崇祯想到如今局势大好,也感觉到有些疲惫了,于是放下奏疏,起身朝外走去。>
次日一大早,听闻陛下要驾临慈宁宫,张嫣顿感诧异,赶忙在宫女的一番服侍下,然后来到外面准备迎驾。>
“陛下!”>
“皇嫂不必多礼,听闻皇嫂身体不适,朕来看看。”>
叔嫂两人已经有一大半年未曾见面。>
此刻看着张嫣病殃殃的,崇祯心里也是一阵愧疚,感觉没照顾好皇嫂,对不起皇兄当初的嘱托。>
而张嫣看着一脸憔悴,两鬓略微斑白的崇祯,心里同样不是滋味。>
崇祯的样子也确实有些吓人,二十八岁的青年小伙子,看起来却像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
反观今年已经三十有四的张嫣,看起来却更像是一位二十出头的美妇,似乎岁月也不忍在她那张倾国倾城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看陛下今日心情似乎不错,莫非是有什么大喜之事?”>
叔嫂两人坐定,一番互相关心慰问后,张嫣就略带好奇的道。>
除了刚登基时那一两年,往后陛下除非必要,一般是很少来慈宁宫的,别人都只以为陛下是为了避嫌,但心思剔透,从小就对崇祯性格了解的张嫣却知道并非如此。>
陛下从小就最是要强,如今大明每况日下,比起天启年间还要不如,这让当初在先帝床前立志要中兴大明的他,如何好意思来见她这位皇嫂?>
“皇嫂有所不知,前几日熊爱卿上奏,那八大王已在谷城归降朝廷,而昨日洪爱卿又上奏…”>
此刻的崇祯,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成熟庄重。>
更像是憋了许多年,终于混出了人样,急需在长辈面前得到肯定的小辈一般,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八大王和各路反贼归顺朝廷了,闯王也被剿灭的只剩下十几骑躲入了深山,大明中兴有望了。>
是的,崇祯也是人,被折磨了十多年,现在眼看即将拨云见日,也需要找个人来分享一下内心的喜悦,也需要找个人来鼓励两句,肯定一下他的功绩。>
而从小就对他关怀有加,亦嫂亦母的张嫣,无疑是最佳人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乞丐皇帝 最新章节第160章 崇祯没脸见张嫣(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52/15289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