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夜战1(1/3)

作品:《甲午之华夏新史

“老旧的国王级战列舰确定不行,他们速度太慢而且火力和防护也很成问题,相干配套设施也很落后,而新锐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要作为分舰队的旗舰和指挥舰,同样无法轻动,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约克级战列舰你选一个吧。”斯佩伯爵的承诺还是兑现了,不过对于林德曼的选择并未几,他只能从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前俾斯麦级战列舰)和约克级战列舰(一战缉获的俄国伊兹梅尔级战列舰)中座选择。前者固然只有8门15寸火炮,但是航速更快,往掉一座炮塔后,最大航速达到了31节。而后者固然有8门16寸火炮,但是留给动力的空间显然小了一些。最大航速只有28节。

“我还是用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吧,对付运输船,15寸炮和16寸炮没什么差别。另外,我需要舰队为我们配属专门的空中领导职员,负责和谐护航飞机和分舰队的举动。”林德曼想了想说道。

“这个请求可以实现。运输船不是我们的要害,要害是对方舰队的地位,我会给你补充最好的水上飞机,找到他们,然后告诉我们!”伯爵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的勇气丝尽不逊于1战中在北海和地中海鏖战的先辈们,好好照顾自己,成功的回到我的身边。”

而林德曼回往8888,△.≠.n¤et后,立即将指挥机构搬迁到了新旗舰巴伐利亚号上,这艘曾经在1战中给德国海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战舰再一次升起了象征分舰队指挥官的指挥旗。它将带领柏林号、吕贝克号、慕尼黑号和威斯巴登号重巡洋舰组成夜间战斗分舰队。

而为了保证这支舰队的安全,斯佩伯爵还专门让卢克纳尔伯爵的分舰队负责林德曼舰队的防空,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协约国运输船队的攻击就没他什么事了,全力掩护好这支夜战舰队!也不能怪德国人太警惕,现在德国公海舰队带来的重巡洋舰就只有8艘!这一下就出往一半了!

在第二天下午4点左右。林德曼的小舰队就开端在舰载机的掩护下向目标防线驶往,按照德国人的侦察,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协约国运输船队后面偏南的一个小船队。就在上午的时候,德国海军航空兵发动了一次佯攻,对方的反响很快,在德国人刚刚用目视创造船队的同时。就有一队贼鸥式战斗机涌现在远处,这阐明这四周有华夏航空母舰,而林德曼今天晚上的任务就是袭击这支船队,然后利用夜幕的掩护开释水上飞机搜索四周海域。

而就在德国人积极谋划夜战的同时,苏默和尼米兹同样没闲着。诚实说,德国海军航空兵的持续攻击确实给协约国造成了一些麻烦,除了第一次在运气和德国人犯二硬刚的情况下,华夏的贼鸥式战斗机狠狠的教训了对手一下之后,双方随后的交手可以用各有输赢来描写。

从此之后。德国人放弃了超大规模机群攻击的打算,大规模机群在中高空飞行很轻易被创造。事实证实,大规模硬刚协约国事一点都不怕的。而随后德国人采用了以中队为单位的中小规模攻击,并且配合电子战飞机的战术让情况产生了转变。

一个中队一般不超过20架飞机。其中一般飞机携带500kg炸弹,另外4架飞机携带火箭弹,剩余飞机是纯空战。这样的小波次在3000米以下空域飞行的时候很难被创造,而当接近到100千米左右的时候,以190的高巡航速度。很快就可以飞过往,而且即使碰上巡逻的6战斗机也足以搪塞。至少不逝世磕的话,想走还是没问题的。

德国人的攻击思路就是偷,各种偷!零打坏敲。而一旦成功的话,可能就意味着1艘或者2艘自由轮被击毁。固然比例上来说对于全部船队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要是换算成数字的话还是可怕啊!一艘船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物质啊,就这么没了!

德国人变招后。华夏和美国的反响速度也很快,早在出发之前,两国海军高层就已经制定了相干的打算,徐杰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在大机群高空高速突防无法成功的时候。利用雷达盲区和小机群低空突防是很不错的措施,君不见在2战末期美帝围攻冲绳等地的时候,以当时世界第一强技巧第一猛的美帝面对从中低空而来的日本自杀型飞机的攻击都有些捉襟见肘。富兰克林和邦克山号航母也在最后的战斗中被重创,差点没能回往。而在徐杰的亲身监督和关照下,华夏对于中低空防空专门拟定了一个打算。

大批由单艘驱赶舰配合护航航母组成的移动防空哨被安排在船队外围全部运输船队向内部压缩。这样的话面对外面有雷达警惕和护航航母组成的屏蔽,德国海军航空兵以中队为单位的作战规模受到了必定限制,小规模部队固然难以被创造,但是同时攻击力弱的也可以,面对两艘护航航母和4艘驱赶舰组成的防御单位,一个中队的飞机很难取得战果。这些航空母舰形成的封闭线极大的降低了对方的攻击强度。

而正由于防御布局的变更,使得华夏和美国舰队对于外围的感知能力增长,林德曼的舰队异动也很快被捕捉到了。不过这个情况在开端并没有受到高层的关注,以至于双方几乎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打了一场遭遇战。

就在林德曼的分舰队向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之华夏新史 最新章节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夜战1(1/3),网址:https://www.1234u.net//17/17881/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