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不见的博弈(1/3)
作品:《甲午之华夏新史》“让苏默持续在印度洋待下往,现在德国空军的魔盒机群已经开端北撤,德国公海舰队舰载机部队也丧失惨重,而且他们这次出来本来就没有带多少攻击机,要挟不是很大,海军驻留规模可以适当缩小。但是必定要堵住亚丁湾!”当亚丁湾之战的终极战报送到徐杰手中后,徐杰立即下达了第二个命令,军事上的举动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政治上的交易才刚刚开端,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军事上的成功只是获取利益的第一步,至于到底能否达到自己的目标,还要看下面的运作!
连卢克纳尔伯爵都十分明确,没有实力做后盾的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华夏手中最大的筹码就是刚刚被重创的德国舰队,只要华夏愿意,华夏兴奋!彻底摧毁这支舰队不过是几天的事情。所以,为了保持对德国的震慑,华夏舰队需要持续在亚丁湾存在,而为了让已经疲敝不堪的舰队持续履行任务,适当的缩减舰队规模是有必要的。
在海军实行震慑的同时,陆军的进攻步伐也慢了下来,德国中东的武装气力的覆灭已经成了定局,失往制海权的德国人甚至连撤离都成了奢看。在尽境之下,华夏陆军完整可以围而不打,但是空军不行,空军必须保持对德国残存海空军气力的压抑,德国空军依然可以转场逃离这〗〗〗〗,√.±.ne¤t里,为了最后掐断德国人的理想,在亚丁湾战斗结束后,空军发动了一波强悍的攻击。一共有3000架战斗机和3500架轰炸机参与了这次达3天的空中攻势,而正是由于这波攻势。德国空军的魔盒等轰炸机部队被迫撤离,而这样导致的成果就是。德国海空军对华夏舰队已经没有任何要挟了!
而当军事布局完成之后,华夏也通过中立国将自己的条件提出来了,华夏放德国海军回往也是可以的,但是所有在中东的德国陆军必须投降就地解除武装,而作为代价,德国空军也必须从两河流域、后代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地区撤离!这个撤离要在华夏相干职员的监督下完成,并且在撤离之后,要对各种设施进行必定程度的损坏,以便在短时间内无法应用。而尚在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盘亘的残存德奥部队也必须撤回到后代的土耳其境内。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条件,在件中还请求德国人将驻扎在土耳其帝国境内的所有部队撤回欧洲,并且切断对土耳其帝国的军火和设备供给。但是这个内容意义有限,由于撤军不是一个一挥而就的过程,华夏舰队不可能在印度洋待这么久,而假如当德国人断定要毁约的话,华夏除了持续反抗之外也确实找不到反制的措施。不过徐杰信任,在南线大伤元气的德国人假如还有一些理智的话,他们必定会尽可能的保持和华夏的关系。至少也要在北线击退美英俄三国的夏季攻势后再考虑土耳其的问题!
那么好了,华夏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布局,现在就看德国人如何选择了,信任他们会作出一个合适的选择。这样的话对大家都有利益!华夏已经把选择权交给了德国人,而德国人也对这个情况十分的纠结,作为政治领袖和名义上的军事最高统帅德皇威廉二世和德国海陆空三军的老大对于现在的局面涌现了严重的分歧。德皇拒尽就撤出中东的问题作出让步,而三军领导人认为这个时候放弃中东对大家都有利益。德国持续保持如此的站线和对手交战是不明智的选择!
“假如我们放弃了土耳其,那就即是同盟国团体的崩溃。我没放弃了一个盟友,那么其它盟友会怎么想?我们今天放弃了土耳其,也许明天就要放弃奥匈,而当对手的兵锋到了柏林的时候,我们只能放弃帝国!这是一个尽对不能容忍的开端,帝国的部队可以战斗到逝世,但是尽对不能屈服!”面对着德国三军的大佬们,恼怒的德皇怒吼道。
“陛下,现在的情况不是讨论同盟国这个组织是否还能存在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德意志德国的未来,我们这场战斗已经输了,帝国几十年的积累正在逐渐化为灰烬,我们为这场战斗付出的够多了,是时候考虑结束这场战斗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注定会灭亡,华夏现在已经把持了小亚细亚的南部地区,很快他们就会北上,而美英俄三国即将在乌克兰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军力来应对两个方向的战斗!”克鲁格第一次在德皇眼前明确的表现德国赢不了这场战斗,而作为德国陆军的大佬,这个表态无疑代表了陆军高层的态度!
“空军的战斗力也到了极限,假如我没可以从中东撤军的话,我没的本土防空圈会更加结识一些,甚至可以将部分航空兵部队派往东线。”红男爵话未几,但是他的态度很明确,无疑,这一次他站到了天子的对峙面。“另外我需要阐明的一点是,外高加索油田和两河流域的油田已经无法再为帝国供给一点燃油了!前者在达1年左右的残暴轰炸中几乎被摧毁,而后者则已经落到了华夏的手中,即使我们能生产再多的飞机也没有用了。”
“我们还有煤化油!早在1年前我就命令过你们要储备足够的战略资源!”德皇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然而这些燃油厂中有四分之一的产能被美英空军摧毁,另外还有四分之一的产能丧失在交通线或者油库里。这里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之华夏新史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不见的博弈(1/3),网址:https://www.1234u.net//17/17881/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