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三套平叛方案(1/2)

作品:《我在大唐当伙夫

李世民一顿怒吼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毕竟,罗艺叛军是不可能靠吼叫杀死的,越是棘手的情况,越需要冷静对待,这点李世民心中十分明白。

根据秦琼回报上来的信息,剿灭这伙叛军,并不为难,关键的是,这伙叛军死守县城,还需要调集更多的兵力。若是强行攻打的话,只怕死伤惨重。

另一个关键点是平叛速度,如果不在意平叛的时间,只需要叫秦琼围住县城,双方僵持下去,这万余名士兵在县城中,是支撑不了太久的,毕竟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少粮草储备,到最后,叛军一定会支持不下去,分崩离析的。

李世民不愧是身经百战,带兵出身,算是历朝历代皇帝里最会用兵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考虑清楚这些内容,并在心中有了几套应对的策略。

“两位爱卿,此事倒也并不复杂,朕已经有了几套方案。”

“恭听陛下之言。”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都恭敬地说道,那模样,就像两个求知若渴的小学生。其实,两人刚才一通商量,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案,只是需要李世民定夺而已。现在,李世民要提出自己的策略,作为臣下的,能不洗耳恭听吗?

两人倒也不是只会溜须拍马之徒,毕竟,李世民在军事上,比他们这些文臣可强的多了。

李世民放下军信,背着手在房中来回踱步,显得若有所思,说道,

“第一套方案,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兵马,集中优势兵力,强攻县城,打一次攻城围歼战。”

“正如叔宝在信中建议的那样,速战速决。我大唐军力鼎盛,一个小小县城的叛军能掀起多大风浪?迅速围歼县城叛军,可体现出我大唐的实力,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避免夜长梦多。”

“当然,这个方案也有些难处,短时间内调兵太多的话,花销十分巨大,更何况,幽州附近,无兵可调。从远处调兵,劳师糜众,光是那粮草,就耗费巨大。花费如此多的资源,是否值得,还需两位卿家给出意见。”

“第二套方案,就是和叛军打一场持久战。官军有朝廷拨给粮草,无需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但叛军就不行了,小小县城,府衙中能有多少粮草,更何况,现在不是秋收时节,这些叛军最多也就能支撑两个月,到时候,必然崩溃。”

“这个方案花费最小,不需要征调其他部队,只需要叔宝自身的军队就能做到。倘若那罗艺贼子妄图出城突围,以叔宝的本领,必能将其击溃。”

“和第一套方案对比,坏处就是花耗时间太多,两个月虽说不是太长,但风吹草动之下,说不准某些暗中观望的势力会从中作梗,为平叛带来变数。”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一听之下,都十分赞同。陛下片刻间提出的两个方案,和他们之前讨论后得出的观点不谋而合。正如陛下所言,平叛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平叛,到底是应该不惜代价追求速度,还是减少花耗慢慢耗死叛军?这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劣之处,究竟该如何取舍,才是最为关键的。

两人知道,陛下已经抛出了方案,该是自己发言的时候了。

长孙无忌首先躬身道,“微臣认为,平叛乃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还是速战速决的好。我们集结重兵,将叛军以最快的速度剿灭,必可彰显国威,令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受到震慑。”

“这样,虽然花费大了一些,也是值得的。”

长孙无忌虽然人称老狐狸,但该刚的时候,可一点也不含糊。

杜如晦也站了出来,附和道,“微臣同意长孙大人之言,一些粮草花销,我们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剿灭叛军的速度上。”

李世民心中是十分欣慰的,辅机和克明虽是文臣,但也是跟随他经历大小数百战,从战场里杀出来的,如今得了天下,两人仍然拥有着那一股子勇猛之气。

李世民点点头,慢慢说道,“还有一个方案,可汇集上面两策的优点,既速战速决,又不必兴师动众。”

“那就是只凭叔宝一支军队,强行攻坚,力破县城!如此,可大大提高我大唐声势,我军威名,必将传播于天下。而那些觊觎朝廷的宵小之辈,必然会被震慑。”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面面相觑,这个方案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但只是在脑海里一转而过,就过去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啊。秦叔宝虽然勇猛善战,天下闻名。但是,客观条件摆在那,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攻坚破城,是不可能的啊。若对面是一群散兵游勇,或者是土匪,或许还能有机可乘。

可罗艺是谁?那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子了,想必那厮也想到了硬拼不过秦琼,才龟缩到县城。以那厮的严防死守,不可能会给朝廷留下什么防守漏洞的。

但是,两人虽然心中怀疑,但这毕竟是陛下提出来的方案,陛下深通兵法,一定有他们没想到的妙计。于是两人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一笑,理政是你们在行些,这用兵,还是朕行啊。

“两位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唐当伙夫 最新章节第291章 三套平叛方案(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77/17774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