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1/2)

作品:《俗世凡心

●═══════════●【论性情同胞姐妹竟存霄壤之别】●═══════════●

或者是因为大女儿太让葛静失望了,于是葛静不可避免地把更多的希望和心血转移到了其他三个孩子的身上。尽管身患重病,每隔两天都要去医院做一次透析,但是她还是会尽量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辅导三个孩子的功课。

不过,那时依荣还,正在上学,而且家伙即懂事又聪明,功课上基本上不用葛静操心。于是葛静便把大部分精神用在了即将参加高考的二女儿依绣和刚上高中的三女儿依凡的身上。葛静原本是语老师,所以她特别重视对女儿们学修养的培养,每当依绣和依凡完成学校的功课之后,她还会要求两个女儿阅读大量的中外学名著并且背诵一些中国的古诗词。

当然,有了大女儿依锦的教训,除了学习之外,葛静还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综合技能的培养。她不娇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尽管完成学习任务后孩子们已经很累了,但是她还是坚持要让他们各自承担一些家务事,以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连依荣也不例外。

虽然是同一个母亲用同样的方法在教育孩子,但孩子们却各有各的性情和想法,对教育的接受程度自然有所不同。

那时节作为何家次女的依绣心里只装有一件事——一定得考上大学然后远走高飞,一定得逃离这个破败不堪、一贫如洗的家,不然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当然,她自己的心事也只装在她自己的心里,从未对任何人起,因为那不仅仅是她的人生目标,更是她须得刻意保守的秘密。虽然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她想要远离这个家远走高飞的迫切心情,但她所有的行为都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但凡是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的事情,她自然会努力去做。比如按时完成学校的功课,为准备高考做大量的复习题……

至于母亲布置的任务,她也只选择性地完成她认为对她的人生目标有益的部分,而她认为对她的人生目标无益的部分她总有办法不去完成——比如做家务,比如阅读中外学名著、背诵诗词和古......她觉得这些事既辛苦又无聊,且对近在眼前的高考没有任何帮助,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对于母亲让她做的事她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去推诿和逃避。尽管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多数时候还是能够如愿以偿的。

跟二姐依绣不同,依凡永远都会很认真完成母亲交代给她的所有事情。由于依凡本就聪明,学什么都快,加上态度又认真,所以她总是把事情做得很好,总能达到母亲的要求。依凡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并非是因为她个性软弱、不敢不听母亲的话。

恰恰相反,依凡的个性不但不软弱,反而有些刚硬。她从来不会逆来顺受,无论陷入怎样的困境,她永远都不会缺乏抗争的勇气。她也不喜欢逃避困难,跟逃避相比,她更愿意直面挑战。她听母亲的话,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并尽量做到母亲要求的最好,不是因为她害怕母亲,不敢不听母亲的话,而只是因为她跟母亲葛静一样也是个要强的人!要强的天性使她不允许自己达不到母亲的要求。

虽依凡个性有点刚硬,但却天生有一副感性且浪漫的情怀!这种情怀让依凡对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事实上,就算母亲不要求她阅读大量的中外学名著和背诵古诗词,她也会乐于这么做。因为对她而言阅读学作品和背诵古诗词是很享受的事,在那些学作品中她不但能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生,还能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那些东西不但丰富了她的思想,愉悦了她的心灵,更增长了她的见识。至于诗词,她则把它们视为如同音乐一般美妙的存在,因为诗词能够用很少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字表达出极其复杂的意境和情感,在这一点上,诗词和音乐没有什么不同。

刚硬的个性、感性且浪漫的情怀——老天把这两样看似无法相容东西同时赋予到了依凡的个性与情怀当中,似乎刻意想要看看这么做的结果。

刚硬的个性使得依凡对自己的要求总是很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极力做到最好。感性且浪漫的情怀则令她的心总会不自觉地追随高贵的东西。于是,两种看似矛盾的品格特质最终在她对“最好”和“高贵”的追求中得到了统一。

正是因为依凡是这样的人,所以她痛恨“低贱”二字,尽管家境异常贫寒,但她始终坚定地认为“低贱”与“贫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基于这种认知,依凡对大姐有着很深的成见,她总觉得大姐活得过于“低贱”了,并认为大姐完全可以不必如此“低贱”地活着。

不过,她的成见也仅限于大姐,对于二姐的心思,她却并未看透。毕竟她年纪尚轻,尚未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所以当二姐依绣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所千里之外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依绣脸上洋溢出的那种心满意足的光彩以及发出的那种如释重负的笑声并未令依凡感到任何不适,她不但没有觉得不适,她反而很为二姐感到开心。毕竟二姐依绣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怎么都是一种荣耀!依凡喜欢荣耀!所以她真心为二姐考上大学而感到高兴!可是当二姐真正上了大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俗世凡心 最新章节第十回(1/2),网址:https://www.1234u.net//19/199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