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潜书(一)(1/2)

作品:《南明靖江王

皇太子朱若峰是个好学的人,除了特殊情况,经筵日讲是一天都不肯耽搁的。一大早,他便静静地等待着唐甄的到来。

四十三岁的唐甄一袭青衫,十分潇洒地来到了端本宫内。

朱若峰行了弟子之礼,唐甄讲起了《左传》,却发现皇太子今日有些心不在焉。

“殿下,您有何困惑处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唐老师温和地问自己的学生。

“唐师傅,孤这段日子一直在研读您着的《潜书》,感觉每一篇都充满了治国的道理,越读越觉得受益匪浅,真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只是~”朱若峰的话语到此停顿。

见学生称赞自己书写的好,唐甄被挠到了痒处,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舒服了起来,开心地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孤听说,您所着的《潜书》一共九十七篇,可为何给孤看的只有九十篇,还有七篇呢?莫非是先生您藏私,不肯尽授于孤吗?”朱若峰开起了老师的玩笑。

“这个~”

听到这话,唐甄的后背冒出了冷汗。

他的确隐藏了七篇《潜书》的章节没有献给皇太子,分别是《潜书·室语》、《潜书·远谏》、《潜书·止杀》、《潜书·仁师》、《潜书·全学》、《潜书·鲜君》、《潜书·抑尊》。

不过,不是藏私,而是犯忌。这是一个资本主义萌芽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自由平等的思潮影响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即使保守如唐甄,也不例外,在《潜书》中有七篇是讲述限制君权、反对独裁的。当今皇帝可是个狠人,一心想以一姓凌架于万姓之上,凡是主张限制君权的大儒,都被整治得厉害。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唐甄只得将那七篇比较激进的章节隐瞒了下来,只进献了七十篇不那么激进的供太子研读。不料皇太子居然得知了自己瞒下了七篇之事。

“臣确实隐瞒了七篇未呈献于殿下,只是~”这一回轮到唐甄说只是了。

“只是什么?”朱若峰好奇地问。

“只是那七篇是臣年少无知时所写,里面有一些主张限制君权、改独治为众治的内容,实在是荒谬之极,不符合大明国情。我大明百姓热爱皇帝,忠于皇帝,情愿世世代代做皇帝陛下的奴仆。因此臣删除了那七篇,未进献于殿下”,唐甄惶恐地说道。

“无妨,孤想看,请唐师傅拿于朕看”,朱若峰坚持要看。

“殿下,臣大逆不道,死有余辜”,刚才还潇洒飘逸的唐大学士,忽然扑通跪下,泪流满面地请起罪来。

没法子,老皇帝的高压政策十分可怕,思想禁锢得厉害,大儒们几乎都不敢说话。即使如他这般一身傲骨的人物,也感到恐惧,不敢再提自由平等之类。这也是人之常情,就算本人不怕死,也总有妻子亲人的牵绊。整个大明朝敢豁出一切、公开骂皇帝的,恐怕也只有那位士林狂人李因笃了。

见他如此,朱若峰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轻轻说道:“唐师傅放心,孤只是一个人偷偷地看,绝不告诉父皇和其他人”。

见他如此说,唐甄只得应是,将隐藏起来的另外七篇《潜书》献上。

??

天渐渐地变黑了,皇太子朱若峰处理完公务,回到东宫,钻研起了那七篇《潜书》。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生生地看出一身汗来。

唐甄在那七篇中,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神秘,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翻开《潜书·室语》,上面赫然写着:“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尤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不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杀人者众手,实天子为之大手”,“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

刚翻开一章,便将朱若峰看得心惊肉跳,难怪唐师傅不敢拿于孤看!里面的内容果真了得!

再翻《潜书·远谏》,“川流溃决,必问为防之人,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至于国破家亡,流毒无穷??,非君其谁乎”。这是将天下难以大治的原因,归结于君主专制。

唐甄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封建君主至尊权势的取得和专制极权的统治,是建立在杀天下之人、掠天下之财的残暴野蛮行为上的。自古以来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杀人如麻”、“血流漂杵”的悲惨历史。他在《潜书·止杀》写道:“周秦以后,君将豪杰,皆鼓刀之屠人”。

《潜书·全学》又进一步深入阐述,“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

看完这四篇,朱若峰已惊得汗湿后背,仿佛见到了义军四起、推翻君主专制的可怕景象。他咂了咂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潜书(一)(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