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遗言(1/2)
作品:《南明靖江王》山西介休张原村范家大院,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范家的定海神针范永斗不行了,仆人们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恼正处于惶惶不安中的范家主子们。>
这些年来,范老爷子虽然不怎么管事了,但只要他活着,老范家的天就塌不下来。>
范三拔带着长子毓馨、次子毓馥、四子毓覃、五子毓奇静静地候在正房门外。范家的长房一脉,除了远在扬州的三子范毓宾,全到了。>
“老爷,老太爷叫您”,房里伺候的大丫鬟蹑手蹑脚地出来传话。>
范三拔紧张地进去了,他很怕,怕老父亲会忽然离开自己。这些年,身为家主,他把范家经典的紧紧有条,家业又大了不少,自认为不比父亲干得差。但不知道怎的,一听说父亲不行了,他忽然觉得没了主心骨。>
“是拔儿吗”?>
范永斗艰难地唤了一声。>
“父亲,儿在哩”,范三拔应了声。>
“我死后,汝遇事多和毓宾孙儿商量”,范永斗开始交代后事,把老范家下下一代家主都指定好了。>
“父亲,儿知道,等儿死后,家业都交给宾儿”,范三拔赶紧表态。>
范永斗满意地吁了一口气,嫡脉的五个孙子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三孙儿范毓宾,聪明灵活、有眼光、有气魄,将来执掌范家,一定能光大门楣。>
“呼,呼”,范永斗喘了几口气,忽的脸色红润起来,声音也清晰了不少。回光返照?范三拔心里一沉。>
“汝对明朝收复南直隶怎么看?怎么应对?”>
“儿以为最不济也不过划江而至。不过南边那么大,须得派人去南方经营”。>
范永斗嗡声道:“不,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去南方开拓商路,而是要做好两件事:其一、偷偷派人给明朝光武皇帝送礼,祝贺他登基,送五十万两,不,一百万两;其二、赶紧把咱们家的生意往西北边转移”。>
“往西北边转移?父亲您是说把咱们家的生意,转到漠西蒙古和硕特部、准噶尔部去?”>
“不,再远些”。>
范三拔大惊:“再远些?罗刹国?”>
范永点叹了口气,“正是,此事必须马上着手”。>
“父亲,您是不是有些过虑了?大清朝未必打不过大明朝。再说,您不是让儿给光武皇帝送银子、表忠心吗?他若是收了咱们的礼,咱们还跑啥?”>
“汝懂什么,狡兔都知道要有三窟。自古伴君如伴虎,万一光武皇帝收了咱们的银子,仍然抄咱们的家怎么办?汝莫忘了,咱们家可是大清朝的皇商,一旦大明朝得了势,一个‘通虏’的罪名扣下来,几辈子攒的财富可就化为乌有了”。>
范三拔听完后,冷汗直流,“父亲放心,儿即刻差人去办这两件事”。>
“汝打算派谁去南边?”>
“吾打算派去馨儿去”。>
范永斗脸色潮红,嘶声道:“不可,他是长孙,万一被大清抓住了,吾家祸不远矣!此事只能让奇孙儿去,他年青,生性放荡,即使被大清抓住了,他们也只会以为他是去南方游山玩水”。>
“父亲说得是,儿立即让奇儿去江宁,并马上把家产往蒙古、罗刹国转移”。>
听范三拔这么说,范永斗放下了心,猛地一阵呼吸急促,蹬了蹬腿,再没了声息。>
“父亲!”>
“祖父!”>
大宅里哭声一片,老范家的天要塌了。>
??>
“少爷,前面就是南京城了”,范府的管事向五少爷范毓奇禀报。>
范永斗让范三拔派范毓奇去南京,可谓慧眼如炬。这位五少爷,二十多岁,生得面白唇红、俊朗丰逸。爱好广泛,最喜花天酒地,而且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这主要是他从小在钱罐子里长大,没缺过银子。>
平常,这些都是缺点。现在,可就都是优点了。一副公子哥的做派,即使被清廷抓住了,也不会当回事。会玩、能花钱、讲义气,这也意味着他能交到朋友。老范家在大明朝布局的晚,一个权贵都没巴结上,极需这位会花钱的小祖宗来打开局面。>
“哦,这就是南京城?好气魄!不愧是太祖高皇帝定都的地方,城墙居然比北京还大!”>
范毓奇没来过南京,不禁被这座天下第一雄城的气势折服。当然,也仅仅折服了一息,五少爷的注意力便转移到另一件事上了。>
叫过管事,问道:“汝跟吾说说,这金陵一带什么地方最好玩?”>
“金陵一带,自然是十里秦淮河最繁华喽”。>
范毓奇一拍大腿,“对,秦淮河,吾想起来了,听朋友说过,这秦淮河畔有贡院、旧院、珠市,还有会唱南曲的名妓。走,去秦淮河看名妓、听南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三章 遗言(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