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辽东(五)(2/2)
作品:《南明靖江王》俄国人对清军的撤退感到不可思议,以为是上帝显灵。斯杰潘诺夫在给巴什科夫督军的报告中,写道:“博格德人看见上帝降凡,因此感到恐怖和战栗啊!”>
双方都声称取得了此战的胜利,清《平定罗刹方略》中记载:“攻其城,颇有斩获,旋以饷匮班师”。意思是说,杀了不少罗刹人,若不是军粮不足,就把这座城攻下来了。为了庆祝“胜利”,顺治帝还恢复了他的理藩院尚书一职。>
哥萨克们则编了歌,欢呼胜利。歌谣中唱道:>
博格德将领,离开城堡,>
并且发誓永不再来:>
天哪,可别叫我们再来!>
在光荣的阿穆尔河上,>
已经筑起了堡垒,>
而且筑得坚固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俄国人认为清军的装备不错,“然而,博格德人的装备是满不错的,他们除有十五门炮以外,还有许多火绳枪??”。>
??>
卡马尔斯克堡之战后,清军联合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奇勒尔、费雅喀等族百姓,在黑龙江流域抗击罗刹人,让他们的补给异常困难。>
大明光武三年(1655年)六月,斯捷潘诺夫在报告中写道:“军中粮食现已颗粒无存??困苦异常,每日以草和树根充饥??一切都感匮乏,国库的火药在伟大的阿穆尔河上也已用尽,因此无法保卫城堡、皇上的财产和我们自己的水命;而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许多博格德的各种军人,有许多隶属博格德政权的达斡尔人和吉切尔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不让臣仆等在任何地方长居久留”,“常常不得不困守在城里躲避异族人的侵犯。每年夏天都要经过殊死搏斗,从地里抢夺粮食”,“我们在夏天东奔西跑,而我们的人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况且他们各种军人都配备有整齐的火器:大炮和火绳枪”。>
??>
牛录章京(佐领)根特木尔,眼泪汪汪地回到了达斡尔族涅柳德部落,这次随征,又搭上了五十个族人的性命,却一点好处都没捞到。>
该死的女真人!真的不把咱达斡尔人当人看啊!>
这次战役,罗刹人猛烈的炮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满清的歧视又让他愤愤不平,遂起了投奔罗刹人的念头。>
清廷对这些辽东边疆部族,其实不光有歧视勒索,也有笼络。>
为了笼络各部首领,满清经常从京师或盛京选一些满族姑娘,不一定出于宗室,却假托“宗室女”之名,嫁与部族首领的子弟。根特木尔的十三个儿子中,就有好几个娶了满洲女人。>
霍集珲(满语:女婿)与萨尔罕锥(宗室女)们,为清廷牢牢掌控辽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搞笑的是,几年以后,这位根特木尔首领,反倒因为自己的满洲儿媳,叛清降俄,当了索奸。他那儿媳是满洲贵妇,行事霸道。他一怒之下,将儿媳告上官府。满洲官府自然帮满人,官司没打赢,一怒之下,投了俄国。>
更搞笑的是,这位达斡尔族首领,虽然块头大,却绝非呆头呆脑之人,投奔俄国后,将俄国人耍得团团转。>
俄国人问他在清朝当何官,他明明只是个管区区三百人的小佐领(牛录章京),却吹大牛说自己是清朝的正红旗都统(固山额真),每年领取俸禄一千二百两白银、三盒黄金,还说“曾经得到过九普特银子(4200两)和4锭金子的赏赐。>
把俄国督军喜欢得不得了,向沙皇汇报道:陛下,博格德人那边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官来投奔咱们了。>
阿列克谢沙皇听了也大喜,说这么大的官来投奔咱,咱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当即封他为公爵,并赏赐了大量土地。>
历史如果按照原先的轨迹发展,几年后,根特木尔便会降俄,和儿子卡坦在尼布楚加入东正教,受洗礼名为彼得和帕维尔。父子二人死心塌地为沙俄效力,策反了三个小部落降俄,为俄国控制尼布楚立下大功。再然后,他的子孙、号称小王爷的尼古拉·根特木尔还参加了日俄战争,获得四枚勋章,“十月革命”后被处决。>
不过,这个时空,随着一个叫朱亨嘉的穿越者的闯入,历史的车轮有些偏离了跑道,大明军队来到了辽东。>
本章已完成!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一章 辽东(五)(2/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