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尼布楚(五)(1/2)
作品:《南明靖江王》《水调歌头·平罗刹》>
笑问骑鲸客,汝可是神仙?>
人间苦难,刀光剑影数十年。>
且慢骑鲸并凤,>
何日能得太平,>
汝再上高寒。>
化风无踪影,留朕在凡间。>
凡人愿,仙不理,朕来圆。>
高歌睥睨长啸,起舞弄神剑。>
戎马一生血战,>
扫荡胡酋丑类,>
此事有何难?>
且看孙金鼎,替朕灭鬼番。>
这首词是光武帝赐于孙金鼎的,激励他速速打下尼布楚,以慰忽里平百姓在天之灵。>
孙金鼎得赐御诗,尤其是最后一句:“且看孙金鼎,替朕灭鬼番”,被他理解为皇帝对自己独有的信任,豪情顿生、战意高昂。>
在孙大学士的督促下,各路明军齐头并进,光武十一年二月一日,呼玛寨之战打响。>
荡胡侯阮进率五千水师,沿着黑龙江而上,他的任务是封锁黑龙江东岸,不让罗刹人东逃。>
“父帅,那里有罗刹人的船”,阮骏向阮进说道。>
阮进端起千里镜,果然发现了六艘小帆船,打着罗曼诺夫皇室的御旗,旗帜上,一只金底黑色双头鹰,凶残地欲择人而噬。>
“咦?这旗子有古怪”,阮进嘀咕了一声。>
的确,这次的旗帜和以前所见不同。这个年代的沙俄,在欧洲还属于落后国家,连统一的国旗都没有,军队的旗号五花八门,只能把罗曼诺夫皇室的御旗:金底黑色双头鹰当做国旗使用。可是,能打这旗的,必须得是贵族。>
呼玛寨来了贵族,大贵族!>
斯捷潘诺夫侵占呼玛寨后,派人向莫斯科送去了其在这一带征收到的牙萨克,各种紫貂、赤狐和银狐的皮毛亮花了俄罗斯贵族们的眼睛。>
阿列克谢沙皇的岳父、主持西伯利亚衙门的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觉得呼玛寨这一带物产富饶,又占据着黑龙江上游至中游的水路要道,可以以此为基地,向黑龙江中、下游蚕食。嗯,这地方好,必须牢牢掌控在沙皇陛下的手中,让它成为俄罗斯东进的堡垒。>
作为大贵族,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信不过哥萨克出身的斯捷潘诺夫,认为这些哥萨克都是些没有教养的强盗,他派出了受过良好教育的费多尔·普希金公爵,率领百余名托木斯克的哥萨克,打着增援的名义,进入了卡马尔斯克堡(俄方对呼玛寨的称呼)。>
普希金公爵出身于名门望族,地位和草根出身的斯捷潘诺夫云泥之别。一见公爵来了,卡马尔斯克堡名义上的主将斯捷潘诺夫可不敢放肆,早请示、晚汇报,态度谦卑如狗。>
这个杀害了无数达斡尔、赫哲、奇勒尔、费雅喀等族百姓的凶残魔鬼,居然在一个贵族面前贱得像狗,在后世不可思议,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却是再正常不过。再无能的贵族也是贵族,再有本事的贱民还是贱民。>
普希金公爵巡视了卡马尔斯克堡的城防,很满意。此堡虽不大,却采用了棱堡设计。周围筑有方形土墙,四角筑有凸出的炮垒。土墙及炮垒的前面还有两道木栅墙。两道木墙中间塞满大粒沙土,可以防炮弹跳跃。外围还挖了一条两俄丈宽、一俄丈深的壕沟。在壕沟附近的地里,到处埋有铁制的尖鋭箭头,上面薄薄地撒上一层松土,哥萨克称之为“种蒜”。堡中间还挖了一口水井,井口装有流水管道通向四方。>
嗯,公爵点了点头,卡马尔斯克堡这座堡垒还是蛮坚固的!虽然对城防很满意,公爵还是找出了不足。这座城紧挨着黑龙江,没有水师怎么行?>
好吧,水师!这个年代的俄罗斯还没有获得优良的不冻港,根本谈不上建设强大的水师。但是,俄国人对他们的西欧强邻有一种莫名的崇拜,不管西欧流行什么,用不了多久,俄罗斯便会跟风。大航海时代,西欧各国都在忙着建水师、抢殖民地。俄国人对水师也是极感兴趣的,哪怕只有几艘破船,那也得叫水师。>
见多识广的普希金公爵,下令在卡马尔斯克堡的江面上建一支一百五十人的水师,总共六艘小船,架了一至两门炮,整日在江面上游弋。>
为了体现自己的贵族身份,公爵特意下令,将所有的旗帜均换成金底黑色双头鹰旗。>
阮进的水师遇到的便是这支罗刹水师。明军的这支水师,其实也多是民船改建的,火炮的数量也并不多。但好在数量够,足足一百艘战船,用数量压也压垮了罗刹人。>
两军相对行驶,互开了些炮,便是接舷战。>
阮骏几个箭步,跃上了最大的一艘罗刹船。钢刀急使,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便砍倒了一片。俄国水军队长,手持俄式铁叉迎上。几个回合后,阮骏的刀下又多了一个亡魂。>
区区六条小破船,还入不了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七百一十六章 尼布楚(五)(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