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国债(一)(1/2)
作品:《南明靖江王》“户部左侍郎臣曹登榜谨奏;为乞骸骨事:>
臣闻狐死首丘,代马依风,禽兽尚恋故土,叶落亦思归根。今臣贱龄七十有七,血气衰竭,发落齿脱,奄忽僵仆,孤魂弃捐。老病衰困,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臣本老朽,躬耕于琼州,不求闻达于朝堂,惟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陛下不以臣不肖,任臣户部、使掌盐务、税赋。十七载含心茹苦、兢兢业业,终使盐价平贱、惠及百姓;税赋清明、民生安居。此圣天子在朝,方有如斯之治也。>
夫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陛下以国士待臣,臣焉敢不竭诚以报哉?然岁月悠长、人生苦短,常恐年衰,尸位素餐,故乞骸骨,老死于临高百亩之田。倘蒙恩准,陛下待臣如天之高厚也!>
臣受国恩厚矣!年老昏聩,冒死瞽言。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禀性刚毅、宁折不弯。然君者,巍巍乎高山!若威权过甚,官民人等畏而不敢言,恐失言路,蒙蔽圣听;又凡事亲力亲为,五劳七伤,最是伤神,切不可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况内外臣工,各有职责,动以文簿,忧劳圣躬,是陷诸文武于不忠也。伏惟陛下简能任贤、择善而从,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臣犬马齿歼,衰颓之身难以侍奉圣主,惟愿生入故土、含饴弄孙。思及往事,历历在目,唏嘘感怀,悲从中来。一点痴愚,谨具奏闻”。>
看到户部左侍郎曹登榜上的这道请求致仕的奏疏,朱亨嘉也不禁感叹不已。>
这位老头儿也算是个奇葩,乃是琼州府临高县的举人。当年自己监国于广西,因为是庶枝,名不正言不顺,有功名的读书人来投奔的少,堂堂举人,居然跨海坐船飞驰至桂林投奔自己;来投的大多是青年或中年,他却足有六十岁了,这么老,官瘾却大。奇哉!怪哉!>
自己封了他一个从七品的小官:盐课提举司副提举,他倒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朕的头上,给朕上了道《戒与民争盐利疏》,坚决要求取消靖江王府在桂林的食盐专卖权。朕一怒之下,让他去整顿盐务。盐务一向是老大难,原本想着,完不成任务,便砍了他头。不料此公着实有两下子,没用多长时间就将盐政料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了一只给朕下金蛋的鸡。怪哉!奇哉!>
一晃十七年过去了,这老儿七十七岁,早过了《礼记》上“大夫七十而致仕”的年龄,实在是干不动了,上疏给朕,请求回琼州养老。人生七十古来稀,也罢,便让他告老还乡吧!>
朱亨嘉充满感情地在奏疏上批复道:“尔不顾年高,勤于王室,任劳任怨。辛苦了!准尔回乡贻养天年,须得好生爱惜着身体!”>
又赐曹登榜蟒袍一件、金银酒器若干,还写了八个大字给他:“老当益壮、公忠体国”。>
听说曹登榜要致仕了,大学士顾奕、右都御史佘立、锦衣卫都指挥同知赵大喜等昔日旧友,咸来送行。>
但见老人家的全部家当居然只有一辆马车,不由得十分敬佩,这位,担任着户部的高官,又主管着盐务这样的肥差,不料竟然清廉至此!>
顾奕率众人冲曹登榜拱了拱手,“曹公一路走好,千万珍重身体呀!”>
“曹某平生所愿,便是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吃得起盐。如今心愿已偿,死而无憾。痛快哉!阁老、诸位同仁保重!曹某去也”,曹登榜回了礼,吩咐赶路。>
马车迅速消失在风尘中,他静悄悄地走,正如他静悄悄地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
走了曹侍郎,还有后来人。在大明朝,有官便不愁没人做。>
朱亨嘉令原户部右侍郎蒋文德任户部左侍郎,又令唐甄担任户部右侍郎。>
唐甄曾在《潜书》中提出“国富必先民富”、“田市并列,农贾并称”、“废银而用钱”等主张,都是十分切合实际的。>
朱亨嘉觉得此人是个懂经济的,便擢为户部右侍郎,主抓铸币、大明钱庄等事务。>
最近老皇帝很头疼,原以为拿下尼布楚后,与罗刹人的战争便结束了。不料那阿列克谢沙皇,竟是个有血性的,死不认输,又在贝加尔湖地区聚集了近万兵马,看样子,还想和朕掰掰手腕。>
在北疆打仗可不比南方,长途运输,花的银子可海了去了。别看双方目前不过均只出动了万余兵马,可花的军费却惊人,国库又空了,极需个懂经济的替朕筹钱。钱!钱!钱!一文钱憋死英雄汉啊!>
为钱所逼,老皇帝召集内阁的几位阁老:关守箴、孙金鼎、苏观生、郑封、顾奕,还有户部尚书张孝起、户部左侍郎蒋文德、户部右侍郎唐甄开起了财政会议。>
“国库日用不足,卿等可有良策?”朱亨嘉愁眉苦脸地问。>
殿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七百四十四章 国债(一)(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