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皇孙(三)(1/2)
作品:《南明靖江王》“殿下,奴婢给您贺喜,是个男孩”,皇太子朱若极正在端本殿内焦急地等待着,陶令人一脸喜色地闯了进来。>
“老奴恭贺殿下,喜得世子”,一旁坐着的马欢喜忙向朱若极贺喜。>
“哎呀,同喜,同喜!有劳马公公了”,朱若极忙向马欢喜答谢,又向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将一封银票偷偷塞进了马欢喜的衣袖。>
马欢喜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咱家得赶紧向万岁爷爷报喜,就不打扰殿下了”。>
“公公走好!”>
等他一走,朱若极开心地大吼,“今儿个东宫人人有喜钱,接生的太医、稳婆、宫人,重赏!”>
此言一出,东宫上下,人人欢喜。>
“殿下,唐侍郎来了”,正开心着,侍卫来报,户部右侍郎唐甄求见。>
“哦,唐师傅来了,快请!”>
“下官给殿下道喜”,唐甄一见朱若登便道喜。>
“哎呀,孤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孩子刚出生,唐师傅便知道了”。>
“呵呵,殿下身为储君,一举一动都为万人瞩目,岂止是下官,恐怕京里的大小官员,此刻皆已知晓”。>
朱若极似有所悟,“孤已托马公公向父皇报喜了,这好消息,必须立即通知父皇、母后”。>
“您只做了这些吗?”>
“孤还重赏了父皇派来的马公公”。>
“嗯,殿下于人情世故,愈发地练达了。还有吗?”唐甄微笑。>
“还有?”>
朱若极一楞,笑道:“请唐师傅指教”。>
“殿下应立即上疏圣上,请圣上为皇孙赐名”。>
“对呀,请父皇赐名,一定能讨得他老人家欢心”,朱若极一拍大腿,“孤立即上疏”。>
“殿下还应请皇后娘娘,还有朝中倾向于您的大臣,劝圣上立即册封皇孙为皇太孙”。>
“皇孙”和“皇太孙”只差一字,实际却是天壤之别。皇孙指皇帝的所有孙子,不代表职务,只代表身份;而皇太孙则指皇太子的嫡长子,代表着皇室第三代继承人,与皇太子一样,全国仅有一位皇太孙。>
根据大明祖制,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也就是说皇太子的嫡长子一生下来就可以册封为皇太孙。可大明开国以来,正式昭告天下册封为皇太孙的也只有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和朱棣的孙子朱瞻基。究其原委,储君之争,激烈无比。册封皇太孙,等于是明确了帝国两代的继承人。除了朱元璋、朱棣这样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君王,大多数皇帝在确定皇太子人选时都犹犹豫豫、扭扭捏捏,又怎肯再册封皇太孙?>
话又说回来了,一旦皇太子、皇太孙父子两代都被册封,这也就意味着皇太子的储君之位极为稳固,再难动摇。>
听了唐甄的话,朱若极恍然大悟,“哎呀,唐师傅真是孤的诸葛孔明啊!孤立即着手此事!”>
??>
坤宁宫内,朱亨嘉和石皇后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马欢喜一溜小跑,屁颠颠儿地跑了进来,“老奴给万岁爷爷、皇后娘娘道喜,太子妃于戌时三刻诞下了一位皇子。天佑大明,千秋万代,国祚永存!”>
“皇孙!”>
一听是皇孙,朱亨嘉乐得直呼祖宗保佑,老眼竟有泪光,冲石皇后说道:“皇后,汝瞧,朕有孙儿了!”>
“妾早就说过,陛下洪福齐天,定能心想事成”,石皇后也不禁抹了把泪。>
“好了,此乃喜事,可不能流泪”,朱亨嘉忙劝住石皇后。>
忽又闻一阵呜咽声,竟是马欢喜在哭。不禁没好气地朝他一瞪眼,“大伴,朕刚劝完皇后,汝又哭甚?”>
“老奴见万岁爷爷添了皇孙,心里喜欢,不知怎的就流下泪来”,马欢喜红着眼眶说道。>
“不许哭,今儿个是大喜事,谁都不许哭”,朱亨嘉佯做发怒,心里却着实感动,毕竟是跟了朕几十年的老人,忠心耿耿啊!>
“大伴,朕跟汝说了多少次了,汝是司礼监的掌印,以后在朕的面前不要自称老奴,称臣即可。朕的心里面,可从没把汝当奴才看”,他语带感动地说。>
“老奴谢万岁爷爷关爱,可这么多年已经喊习惯了,改不了口。再说,给您当奴才,可是老奴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呢”,马欢喜笑得贱兮兮。>
看到他这个贱样子,一代大帝也没有办法。泱泱中华,无奇不有,就有那么一些人,心甘情愿地爱上了当奴才,汝不让他当奴才,他跟汝急。不光是大明朝,历朝历代皆有这样的马屁精!>
他这一打岔,倒让坤宁宫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陛下,皇太子殿下有奏疏到”,一名司礼监典簿捧着一道奏疏进来。这其实是马欢喜嘱咐的,今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八百一十八章 皇孙(三)(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