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喋血宫墙(三)(1/2)

作品:《南明靖江王

“贵妃娘娘,药煎好了”,马欢喜捧着汤药,恭恭敬敬地递给黄婉,躬身侍立。黄婉接过药盏,一点一点地耐心喂着老皇帝。

“马公公,您的家人在宫门口等您”,有人向马欢喜禀报。

一听“家人”,马欢喜自然明白,暗忖:那婆娘明知道吾这段时间忙,还急着见吾,莫非家中出了什么事?

急匆匆来到宫门外,刘氏正焦急地等待着。毕竟是光武朝第一太监,侍卫还是给面子的,隔得远远的,让二人讲讲知心话。

“汝急着找咱,何事?”马公公开了口。

“夫君,有人给咱们家送了一百万两银票,还有一张信札”,刘氏压低了声音。

“什么人?”

“来人不肯留名”。

马欢喜急了,“汝糊涂,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怎好收陌生人的礼?”

拆开信札,却是一首小诗:

太平古香入鼻中,

子爱此茶真味浓。

敬君是个儒雅客,

上好猴魁伴古松。

每句开头第一字联上,赫然是四个字:太子敬上。

太子给咱送礼?马欢喜心中咯噔一下,这个礼恐怕不好收!

果然,很快他便被召进了坤宁宫。一入坤宁宫,便觉得气氛不对,见到了两个老熟人:凤阳镇守太监刘荣和御马监掌印太监赵承德。

那刘荣本是石皇后的心腹,因为为人阴狠,不被老皇帝所喜,被贬到凤阳看护皇陵。他被召回来,看来是皇后娘娘要用人了。风头浪尖的时候用人,自然是有大事。这赵承德亦是宫里的老人,掌管着兵符,不知什么时候投靠了皇后娘娘。

要出大事了!

跟在皇帝身边、久经政治风雨的马欢喜,敏锐地觉得有大事发生,硬着头皮,仔细观察,发现坤宁宫侍卫增加了数倍,许多还是生面孔。正殿内,除了坐着石皇后,还有皇太子。看来这些侍卫都是太子密调入宫保护母亲的。在太子、冀王二党党争激烈的时候,这举动倒也合情合理。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皇太子殿下!”

毕竟是见多识广的“内相”,马欢喜虽然内心疑惑,面上却丝毫不露声色。

“免礼!马公公是跟随陛下多年的老人了,来人,给他搬把椅子来”,石皇后的态度异常和气。

马欢喜内心狂跳。皇后娘娘最重礼法,自己不过一介天子家奴,赐座这种礼遇一般是朝廷重臣才有的,这么多年,娘娘可从未给咱家赐过座。今儿个竟然赐座,必是有重要事吩咐。

想到这里,忙施礼道:“老奴只是个奴婢,在娘娘和殿下面前,断然不敢座”。

“哎,马公公不必客气,父皇从未将汝当作奴婢,孤也一直将汝视为自己人。母后让汝坐,汝只管坐便是”,朱若极亦笑吟吟地开了口,特地在“自己人”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老奴谢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恩典”,马欢喜似乎没明白“自己人”的含义,撅着屁股坐了小半边,坐姿笔直,十分拘谨。奴才便是奴才,主子说把汝当自己人,可千万不能当真!马公公在宫里待了这么些年,这道理还是懂的。

见他入座,石皇后开始了正题:“马公公,陛下重病在床,无法理政。汝怎么看?”

“万岁爷爷鸿福齐天,会好起来的”,马欢喜似乎没听懂,顾左右而言他。

“若是父皇一直好不起来呢?”朱若极有些不悦,听关守箴说此人已经收了以自己名义送的纹银一百万两,应该属于“自己人”才对。可缘何直至现在,依然不肯表态宣誓效忠?

“马公公,国不可一日无君,予意拟道让太子监国的圣旨,由汝协调用印。如何?”

大明朝,跟皇帝玉玺有关的部门有三:尚宝监、外尚宝司、女官尚宝司。明制:凡用宝玺时,外尚宝司以揭贴赴本监请旨,再至女官尚宝司领取,监视外司用讫,存号簿,缴进。

外尚宝司乃是外局机构,主要监督谁用的玉玺;尚宝监是宦官机构,负责监视外尚宝司用宝;女官尚宝司是宫中的女官机构,她们才是玉玺的保管者。

需要用玉玺时,外尚宝司需以揭贴赴本监请旨。皇帝是否同意用玺,还需司礼监传达。所以石皇后才让司礼监掌印马欢喜协调用印。

“什么!拟一道让太子监国的圣旨,由老奴协调用印?”

马欢喜只觉得平空生出一个炸雷,震得自己两耳嗡嗡响,哭丧着脸道:“可是万岁爷爷并未说过由皇太子殿下监国的话呀,伪造圣旨可是大罪!老奴不敢从命!”

不敢从命?这奴才收了孤的礼,竟然说不敢从命?

朱若极大怒,喝道:“荒唐,父皇病重,孤是储君,由孤监国天经地义。这如何算是伪造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明靖江王 最新章节第九百一十四章 喋血宫墙(三)(1/2),网址:https://www.x69zw.org//197/19724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