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灵活的胖子(1/2)
作品:《嫁武夫》“关于种子数量,赵护卫请随我来。”
“是,江姑娘请。”
由王大牛带路,江茗玥和赵艺去了这座宅院的拆房,墙角专门架起来的货架上醒目地摆着一个个麻袋。
赵艺打开一看不由惊呼:“这么多”
江茗玥微笑:“多吗我曾打听过,后陈境内也广泛种植水稻,只可惜亩产不过两百斤,因此水稻种子更加耐旱,可不择地而生,亩产约在五百斤左右。旁边的货架上,是番薯种。”
“番薯又是什么”赵艺听都没听过。
“一种从外面传过来的食物。”
江茗玥耐心解释:“俗名地瓜,可生吃,也可切块熬粥,或者煎烤都行,软糯香甜,十分美味。吃了之后有饱腹感,一粒种子长成后便能结出无数串番薯,大量种植的话,可解饥荒。”
“可解饥荒此言当真”
赵艺双眼发光,他毕竟出身镇国公府,深知此物若真能解饥荒便代表着后陈有救了,百姓有救了。
“因此水稻和番薯种子十分稀有后陈境内大抵是没有的,小女子也是无意中得之。眼下刚入寒冬,并非种植的季节,但时不我待,只能用些特殊法子来催熟。”
“稍后我自会手书一封,详细告知。”
“这些种子,便有劳赵护卫派人送去诛仙镇,交到小公爷手中,可好”
江茗玥的话令赵艺一惊再惊。
“江姑娘,这此事关系重大”
“如此稀有的种子全部送去诛仙镇的话,倘若途中稍有差池,小公爷怪罪事小,误了百姓的生计赵艺万死难赎其罪。不如”
赵艺酝酿着,又道:“不如留一半在金陵,赵艺可为江姑娘介绍本地的富商。一半在诛仙镇种植,一半在金陵种植,以防万一。江姑娘,意下如何”
这主意,自然是极好的。
江茗玥当即便点了头,她琢磨着由赵艺这位镇国公府的护卫牵线搭桥,结识金陵的富商豪绅,于她而言也是好事。
她正求之不得呢
“那就有劳赵护卫。种子就在此处,何时来取只需告知大牛便可,他们兄弟暂住于此。”
“是待赵艺回去调派人手,布置妥当后明日再来。”赵艺忙躬身行礼,内心激动不已,又问:“江姑娘,是否回王家若回的话,赵艺可顺路护送,顺便再向姑娘讨教一番。”
王大牛急眼:“姑娘还没看你的房间呢赵艺你小子有事就先走,没人拦着你。”
江瑜左看看,右看看,始终牢牢牵着姐姐的手。人多的时候,他习惯装小聋哑人,当个乖宝宝。
“下次来再看吧”
“正好,有些细节需再叮嘱几句。”
“我和赵护卫一同走。”
江茗玥的决定,王家兄弟即便心里不乐意,但也都顺着她的意思,一群人簇拥着姐弟二人送至门外小巷。
闻言,赵艺便心中有了数。
原来这座宅院是给王家兄弟容身之用,并不是他猜想的那般江姑娘无家可归。
江茗玥,牵着弟弟在前面走。
赵艺始终落后半步,边走边问:“此水稻,当真能亩产五百斤吗江姑娘如何知晓这些的”
江茗玥脚步微顿,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是带着记忆,从数百年后穿越而来的吧
赵艺一看她停下来,忙又道:“江姑娘若有不便,就当刚才的话在此不曾”
“赵护卫,我来自青州,家母乃青州富商之女。外祖父长年经商,奔走于江南江北,见多识广,曾结识不少的海外商人。这水稻和番薯,我幼年时在外祖父家中见过一次。”
“只可惜,外祖父当年未能在青州推广此物。若青州百姓早早种植此物,何至于遇到天灾就饿殍遍地”
“若非这场天灾,我姐弟二人又何必千里迢迢远赴金陵家母也不至于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
江茗玥说着说着还抹了把眼泪
赵艺色变:“抱歉赵艺失言了无意中触及江姑娘的伤心事,真是罪该万死。”
江瑜目瞪口呆:姐姐这说哭就哭的本事,厉害了呀
“无妨。”
江茗玥冲江瑜眨眨眼,继续前行,这才回答了赵艺刚才那个问题:“史册有载,早在唐朝之前,长江两岸便广泛栽种水稻,为稻田开凿沟渠,引水灌溉。波斯商人埋下种子,将之传播到更远的国度,几经改良后产量倍增,想来确有其事。”
“是真是假,一验便知。赵护卫若心中存疑,待到收割时不妨去折一株稻穗,亲自数一数。”
“据说每株稻穗,可得二百多粒稻谷,空壳谷也只是少数,可忽略不计。一颗水稻种子,大约能长出10至20株稻穗。若按最少的10株来算,那也是种一颗收千斤粮。”
“亩产五百斤,应当不难。”
赵艺听了这话几乎已经信以为真,但未曾目睹,终究还是半信半疑。
他的眼神频频乱瞄,似乎在等什么人。
江茗玥并未留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嫁武夫 最新章节第23章 灵活的胖子(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01/2011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