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好白菜(1/3)
作品:《明耀四方》事后张新才知道,他在提调司衙门里见到的杀戮只是毛毛雨。>
童守义进入濠镜澳的第五天,派人四处拿人砍头,上到正五品洪九祥,下到街头地痞流氓,和一些恶贯满盈的洋人。>
濠镜澳人口被他杀掉千分之三,一天之内三百多人当场身首分离。>
还故意不收尸,吓的活人心肝颤抖。>
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童守义还派人拆掉葡夷悄悄修建的几处节点城墙。>
如果说之前张新还看不懂童守义为什么杀人,那么通过折城墙可以看出,打压葡夷意图明显。>
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多次拆掉葡人修的城墙。>
矛盾最顶锋的时候大明朝拆掉葡夷人的天/主教堂、。>
也就是发生在1618年大名顶顶的‘南京教案’,拆掉南京的天/主教堂后,又到濠镜澳,也拆到这里的教堂。>
以为葡夷会奋起反抗?>
不仅没有,反而以外国贡臣的身份向明皇帝上奏表忠心。>
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没有支持,力量薄弱。>
二是竞争对手虎视眈眈,这里指的是荷兰人。>
三是明朝还有几个像童守义这样的文武官。>
想通这些张新眼睛变的越来越明亮。>
让二丫找来李魁奇,让他跑一趟狮子村,将山坳里的人和设备都搬过来。>
然后又把祖传造船师,阴国人李杜斯叫到跟前。>
“东家好。”李杜斯学着明朝人行躬身抱拳礼。>
打量三十岁,身高一米八,瘦瘦高高的青年男人,张新道,“由你主持创建造船厂,我让会二丫全力配合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造船注定是一个过程缓慢、烧钱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否则,所谓‘西印度公司’,岂不是笑语?>
李杜斯心里叹息一声,如果自己有钱,也可以像张新一般高傲;更多的是后悔,后悔不该赌博,输掉前山水道那块起始之地。>
还因为欠钱,被卖予张新,只希望早点还完钱,重新在这里开始。>
心里这样想,李杜斯躬身应是,提醒道,“制造盖伦帆盘需要橡木、松木、杉木、楠木、铁力木,这其中一些需要进口。”>
张新点头,“整理一艘千料大船制造材料清单和预算给我,船厂前期准备工作先做起来。”>
千料大船指是三百吨左右的海船,换算过程有点复杂,大概就是这个吨位。>
李杜斯不愧是专家,当场要来纸笔便写。>
木头:橡木90根、杉木320根、松木20根、铁力木50根、榆木2根、粟木2根、杂木150根....>
材料:桐油3200斤、石灰10000斤、艌麻1300斤、铁锚、帆具....>
工种:船木工、艌工、橹工、铁工、索工、漆工....等等约三百工人。>
不包含人工,最后李杜斯给出一千料海船总预算:金。>
打量李杜斯写的报价,张新第一感觉是没感觉,完全不觉的贵,手里有钱的即视感。>
“大刀阔斧去做,缺什么跟二丫要,不会有限制。”>
“是。”>
送走李杜斯,略施粉黛的陈晴儿来敲门。>
“新哥,”陈晴儿停在张新身前两米处,“我爹说一直住在客栈里不能长久,他让我去租处小院暂住,你能陪我一起去找吗?”>
“!!!”>
一道闪电划过脑海,这次童守义杀死许多人,包括洪九祥,他住的地方不就是现成的大宅嘛!>
不仅是宅子,说不定还能捡到许多土地。>
南湾湖西南方向那块地,整个建筑过程可能需要两三年之久,自己也不能总住客栈。>
而且前山水道那块两亩地对于造船来说太小,甚至不够堆放造船材料。>
心里这样想,张新带着陈晴儿来到就是客栈附近,同在‘望洋山’山脚下,刚刚挂牌成立的千户所衙门。>
或许是因为童守义杀的太狠,除不得不出来讨生活的人,石板路街道上行人很少,而且个个都显的很匆忙。>
“你找谁?”>
千户所看门是一个中老年人,银发里夹着几根黑丝,看上去约六十岁左右,身衣穿的很朴素,发冠直接是一块青布包裹,看上去跟田里的庄稼汉差不多。>
特点是精神气看上去不错。>
“先生好。”张新抱抱拳,“在下张新,想找童千户。”>
“千户大人挺忙。”老者没有直接拒绝,又道:“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告诉我,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如果我不能帮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耀四方 最新章节第24节 好白菜(1/3),网址:https://www.1234u.net//201/2019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