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2/3)
作品:《大独裁者报告》都变得哆嗦起来。
张震并没有听到刘玄在说什么,让吴公公先把刘玄带了下去,然后环顾一众大臣,缓缓说道:“我刚才在想,是我命令制定了帝国法律,但现在我又破坏了帝国法律,这是感情大于法律,此事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可刘玄这件案子,其行可杀,其情可恕,生杀只在法庭一念之间。咱们建立了法庭,制定了法律制度,但却还疏忽了一样东西,律师。这个律师,不同于咱们的讪师、状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要让那些犯事者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健全的法制,对于国家非常重要,不过还有一点。法制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我以为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才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看一下那些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相对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发展,是基于一个共同道德底线基础的,那就是基督教道德的教化。基督教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持续了一千多年,产生了深厚的道德文化根基。《圣经》崇尚“爱伦理十诫,成为西方社会普遍的道德准则。对“诚实,“正直。“爱,的信念和崇尚却始终不减,因而他们工作敬业、并且讲究诚信。基督教伦理道德教育的影响已深入西方社会。
咱们国家也并不缺乏道德教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中国道德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可是这些东西。在经过了满清统治之后,正在悄悄消失,我们之前的那些朝代,只选取对统治有利的东西,而刻意去忽视了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
一个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失去了道德,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仅仅靠法制建,也无法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我们用法治解决了当前的社会问题,却无法预见以后发生的更新更复杂的问题。
说到底,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它只能限制过去却无法制约未来。可道德不同,道德是一种前置约束。道德在调节利益的冲突过程中,引导人们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可,促使其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轨道。也就是说,在行动之前,行为要事先经过道德过漆。符合内心道德的行为才会被人施行。
换句话说,法治追求的是规范限制人的行为,而道德侧重于提高人的自律,启迪人的内心。况且。法治是道德的底线,经过道德的事先筛选的行为必然要优于用法治进行事后约束的行为。”
那些大臣在那安静的听着,皇帝陛下今天似乎有些奇怪,刘玄的案子,好像让陛下想到了许多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
“李大人,李大人。”夏侯清笑容满面的迎了出来。一直把李鸿章接到了自己的军营之中:“李大人今天那么有空,居然来到河南视察我的部队。”
李鸿章微微笑了笑,摆了下手:“夏侯将军见笑,李鸿章不过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有什么资格来视察你们这些大将带的军队?不过是受陛下委托,来求证一些事情罢了。”
夏侯清想也未想。脱口而道:“李大人要问的,莫非是那起案
?”
见李鸿章点了点头。夏侯清冷冷笑了一下:“李大人,地方官府断的无非是起冤案而已。不错,的确有人求我说上几句好话。夏侯清看不惯地方官府在此事上的作为,因为就稍稍干涉了一下而已,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岂能容许这些官员为非作歹?”
见夏侯清说的慷慨激昂,李鸿章淡淡笑了一下,也没有多说,夏侯清却哈哈笑着说道:“李大人,既然来到我的军营,务必小喝几杯才走,至于陛下委托。总会让李大人有个满意答案也就走了。我已经让人准备饭菜去了,我那厨子可是京师里有些名气的,被我请了过来。走走,夏侯清先陪你看看军队去。”
李鸿章没有推托。随夏侯清一起来到军营,正好遇到操练。那些士兵练颇为得法,即便李鸿章这样的门外汉也能看出这支军队在夏侯清练之下,军容严整。绝非等闲可以视之。
看到夏侯清出现。那些将士忽然一齐停了下来,然后一齐大呼“夏侯,夏侯,百战之军。百战百胜!”
夏侯清面色肃穆,边上李舟章却是面色一变。
“李大人,你观我军如何?”
听到夏侯清的问话。李鸿章很快恢复常态:
“都说夏侯将军善于领兵,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只是李鸿章心里有一疑惑,百战军乃是朝廷之军。口丘却叉为何要加上夏侯二字?。 夏侯清浑不在意,和李鸿章边走边道:“李大人,你对军中之事不太了解。不错,百战军当然是属于朝廷的,可朝廷之军必须对带兵将领绝对服从,当兵的,心里只哼哼军队,而不能有其它想法,这样一旦面临战争,自然战无不胜!”
李鸿章“哦。了一声,也再没有说话,这一路走了过弃,李鸿章在心里暗暗统计一下,朝廷命令夏侯清节制大军两万驻扎河南,但看现在阵容。只怕四万都远远不止。
河南总共有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独裁者报告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六章 法律以及道德(2/3),网址:https://www.1234u.net//262/26280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