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海洋战略(1/2)

作品:《乱明

当林纯鸿在大明腹地的展受到限制时,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向了海洋。的确,在大6,大明帝国的统治严密有效,而在大海,没有秩序与规则可言,一切以实力说话,正适合野心家肆意泼墨。

郑芝龙、刘香等人就是这样的野心家,林纯鸿也踏入了一只脚趾头,试图分一杯羹。但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就不仅仅是野心家了,而是野心国!

不过,林纯鸿觉不满足于仅仅踏入一只脚趾头。相比较欧洲的英格兰、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海洋远未达到决定6地上军事、政治和经济的走向的地位。但是,林纯鸿对海洋的重视可谓根深蒂固,“yu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更何况,整个世界处于巨变的前夜,大航海正如火如荼,大明帝国必须积极投身于大航海中,才能紧随时代的脚步,保持开放、进取的心态,完成由中古时代向近代的转变。

林纯鸿盯着舆图,一掌拍在长江口上,叹了口气。

目前他的根基在湖广,并基本上控制了从川江到扬州的长江航道,最好的选择就是在长江口附近拓展海上势力,将6地和海洋连为一体,实现江海联运的战略构想。但是,郑芝龙彻底控制了东海航线,绝无可能留下丝毫的空间供他展。

不得已,他只好选择了广东沿岸,令赵和海到南海展。

目前,刘香充其量只能称为广东附近海面的第一势力,对海洋的控制远远赶不上郑芝龙。郑芝龙的眼光比刘香长远,他向过境的船只征收三千两的过境费,令其悬挂郑氏集团的令旗,并对悬挂令旗的船只实施保护,通过此策,郑芝龙迅聚敛起大量财富,并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

而刘香则醉心于劫掠,整日干那杀鸡取卵的事,导致与郑芝龙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几乎被郑芝龙压得抬不起头,不得已,刘香走上了与荷兰人联合对抗郑芝龙的道路。

正是借助于刘香与郑芝龙的争斗,赵和海才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并逐步展壮大。

赵和海在福建买到船只后,便积极投身到海盗事业中,受限于活动地域,赵和海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刘香和荷兰人。赵和海在海上混得风生水起,船只也由一只展到五只,每日干那没本钱的买卖。由于赵和海等人行踪诡秘,刘香和荷兰人一直以为是郑芝龙下的手,尤其是荷兰人,对郑芝龙越来越不耐烦,近期有调集重兵云集福建的趋势。整个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

林纯鸿又把目光投向了雷州半岛的遂溪县,按照赵和海的汇报,赵和海将劫掠的母港选择在了遂溪县。林纯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赵和海还算有点眼光,一眼就看中了湛江港,那可是后世南海舰队的母港。再说,遂溪县偏僻,远离大明帝国在华南的统治中心,更适合避人眼目,肆意泼墨。

林纯鸿细细思索自身的有利条件:先,刘香、荷兰人和郑芝龙三方势力争斗不休,赵和海在夹缝中收集了五艘战舰及两千多熟练水手,为林纯鸿海上势力的拓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秦武汇报,仿制红衣大炮成功,只要有充足的钢铁,能够为战舰提供大量的火炮。

所谓的红衣大炮,实际上就是十灿招安之后,不仅拓展了在6地上的战略纵深,还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为他扫清海上势力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一旦赵和海被招安,背靠着邦泰集团,可不是郑芝龙所能比的。

不过,张兆乃精细之人,当即说道:“咱们的海上力量太薄弱,朝廷不一定看得上眼,再则,急切之间哪有接洽之官吏?”

“朝廷看不上眼,就把他打疼,自然就重视了。至于接洽之人,我已经帮你选好了,就是广东巡抚熊文灿,他当初招安了郑芝龙,得以升官,现在咱们送上门去,相信他不会拒绝。”林纯鸿思索已久,腹中早有定案,当即娓娓道来。

张兆不停地点头,暗暗将林纯鸿的话记在心里。

且听林纯鸿继续说道:“办成了招安一事,善莫大焉,咱们在海上,也算有了一道护身符。第二要务就是人!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合适的人,就成功了一大半,正所谓因人而成事。赵和海率领海盗劫掠,自然不是难事,但要凭借这帮海盗与郑芝龙、荷兰人争锋,还差得远!”

张兆问道:“将军难道要属下去训练人马?”

林纯鸿摇头道:“那帮海盗每日海上谋生活,哪里还需要训练?他们缺少的是纪律,缺少的是正规化,缺少的是对邦泰的认同!”

张兆点头道:“正是,那帮人倔傲不逊,的确很难约束,更不会打心眼里把自己当成邦泰人。”

“我准备建一个海军学堂。你先到登州水军招募一些熟练水手和炮手,让他们把家属都迁到百里洲,然后以他们为底子,先把海军学堂的架子在遂溪搭起来。架子搭起来后,就可以在海盗中选人加入海军学堂,选人的标准就是识字、技艺娴熟、愿意接受军纪的约束。除了海盗,贫苦的渔民、破产的农民都可以招。以后,有了新的战舰,就从海军学堂选取水手和舰长,作为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海洋战略(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8/2830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