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帝国的毁灭(六)(1/2)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兰贝斯桥防线被突破,给了亨利王子一系的谋篡权势一记沉重的打击。

这些铁杆的王室党成员大都有贵族根底,从小吸收到的就是精英教导,当然也包含了各种战斗课程和军事练习。他们不会不知道兰贝斯桥在威斯敏斯特防御圈中的重要意义,这座桥正利益在泰晤士河防线的腰腹地位,德军只要跨过这一座桥就能兵进白厅区,直插大英帝国的核心要害。

所以他们此前还特别加强了兰贝斯桥的防御气力,把他们眼中最精锐的威尔士近卫团放到了这个要害地位上。这支近卫团和苏格兰近卫团一样,在本土保存下了一个步兵营,另一个营作为大英帝国王室的脸面,现在被堵在了直布罗陀要塞里。

作为老近卫师在本土仅剩的老底子,威尔士团当然被王室视为肱骨,在整编时特别加以器重。惋惜的是威尔士近卫团的基础本就不怎么扎实,这支1915年才组建的新近卫团原就是个收买威尔士人用的幌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开端后,头一个月这支部队就被编进远征军开赴法国战场,当年的陆军部知道这支部队软脚的很,所以也就没让他们直接往一线填弹坑,终极有惊无险的混过了四年战斗。

到了一战结束后这支部队作为威尔士忠于王室的标记持续服役,日常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履行王室的礼节任务,比如在白金汉宫广场表演换岗和排列阅兵方阵。由于在王室眼前涌现的次数比任何一支卫队都多,而且经过长期队列操演练习后显露出的军容军貌看上往确实威武雄壮之至,以至于在王室成员心中留下了精锐之师的印象。

这一次把威尔士近卫团调到一线防守,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王室成员眼里威尔士团的老兵全都是精锐。就算不能超出德国陆军,至少不会相差太远。终极的成果就是,他们把一只半职业化的仪仗队顶到了第一线上。

更不可思议的是,威尔士近卫团的官兵们竟然和王室持有同样的见解,由于长期受到媒体追捧,他们早就以英军精锐自居。威尔士人估摸着反攻敌占区或许有些难度,但是抵挡住德军的进攻应当不在话下。成果双方刚一接触,威尔士人就被德国陆军一顿乱拳打懵了。

吊打威尔士人的是德国陆军第一步兵师。师长拉维上校由于求战心切,在转向时没有把持好各部队的速度,成果导致行军秩序涌现了混乱并且还影响到了友军的作战。拉维上校在电话里结硬朗实地挨了曼施泰因好一顿臭骂,他从来都不知道那位文质彬彬的顾问长骂起人来竟然会这么毒辣。

由于这的确是自己犯下的毛病,他没有任何理由解释与反驳,终极只能在倒霉的威尔士人的头上发泄满腔的郁气与怒火。在拉维看来一切的麻烦都是由对面那群蠢货造成的,假如不是他们搞什么乱七八糟的的兵变。他根本就不会白白的挨上这一顿责骂。

更严重的是,这次事件必定会在那位挑剔的顾问长脑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必定会把这件事情记在他那个传说中的小本子上,假如这件事传到元首的耳中,说不定自己的事业前途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断人前途如杀人全族,这口吻怎么可以忍,哪怕是没有曼施泰因的命令。他也要给对面的英国佬一个让他们毕生难忘的教训。拉维非常明确,他的事业碰到了危机。到了现在只有用闪亮的功劳和敌人的鲜血才干洗刷掉他身上的污点和耻辱。

第一步兵师根本就没有进行什么试探和佯攻,拉维亲身在第一线指挥,德国步兵直接对英军阵地发起了正面强攻。

泰晤士河在南华克区有一个九十度的转向,兰贝斯桥四周的河道变成了南北朝向,德军步兵在轮式装甲侦察车的掩护下向着威尔士团设置在东岸的桥头阵地发起了重复冲击,英国士兵等到一交手才创造想象和现实的有多么大的差距。

这块区域和滑铁卢火车站复杂的环境不同。桥头周边是一大片空旷的绿化地,德国步兵先是逐屋清缴掉了四周建筑物里的英军散兵,最后反而变成了德军依托着建筑物的掩护,用交叉火力压抑阵地里英军士兵的射击。

拉维对德军的推动速度感到不太满足,他知道第七装甲师在滑铁卢车站碰到了英军坚强的阻击。固然知道不该这样往想,他还是认为这是上帝给他的一个机会,只要他能够赶在其他部队之前撕开敌军的防线,为赛普鲁斯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此前的那些毛病记载将会因此随风而散。

在重复查看了英军阵地情况后,拉维当机立断的下令调动团属炮兵的步兵炮和迫击炮发起轰击,由于周边没有什么历史建筑,完整符合统帅部关于在伦敦城内应用炮兵的条令。

成果可想而知,威尔士近卫团的士兵只有很少一部分补充进来的一战老兵曾经经历过重炮轰击,其他人到目前为止只听过外围作战时从远处传来的炮声,对于炮击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成果第一轮炮弹砸下来之后,这片阵地上的威尔士人立即就恢复本行,全部放羊了。

所谓兵败如山倒,也就说的是眼前的这幅景象。实在有个更形象的比喻,现场就像一个被开水浇了的蚂蚁窝一般。在这个大型桥头堡阵地驻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二百一十章 帝国的毁灭(六)(1/2),网址:https://www.1234u.net//285/2852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