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物化学家(1/3)

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就在克尔斯滕的精锐团队向着牛津进发之际,在牛津大学唐恩病理学院的一间闲置的办公室里,佛罗里研究小组的二号人物恩斯特.钱恩正呆坐在墙角的板凳上等候着命运对他的处理。这位生物化学专家已经对自己的前途不再抱有任何盼看,他感到这回自己必定是要完蛋了。

这位化学家六月份刚过了他三十四岁的诞辰,正处于他人生中的黄金时代,他长着一头稠密蓬松的黑发,挺直的鼻梁下还留着一抹时兴的八字胡,一眼看上往着实和那位科学界的大师爱因斯坦有几分类似,所以他一早就有了一个小爱因斯坦的外号。事实上他的学科和爱因斯坦完整不搭界,双方在科学界的地位更是天差地远,假如说两者之间有什么雷同的处所,那只有他和爱因斯坦都是在德国出身的犹太人。

钱恩博士的父亲是个俄国犹太人,在德国学习化学的时候在柏林碰到了他的母亲,很快双方相爱并且结婚,他的父亲索性移民并且留在了德国,由于在化学上的成绩以及犹太财团的支撑,他们家创办了一家化学厂,生活美满而富有。

惋惜一战结束德国战败,首当其冲受到打击的就是德国的化工产业,加上紧随其后的世界性大萧条,钱恩家的万贯家私一夜之间化为了乌有,他的父亲也因此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不过由于家庭教导的影响,对于化学的爱好已经渗透了钱恩的血脉,他进进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攻读化学,在他二十四岁的那年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

当希特勒上台之后,全部德国社会排挤犹太人的气氛越来越浓重,受过高级教导的钱恩对社会的现状感到了一丝紧张,他创造假如事态持续任其发展下往,早晚会掀起一场针对所有犹太人的风暴。在那种风潮之下无人能够保证自己可以幸免。

出于个人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想要更换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离开了德国往往法国巴黎寻求新的生活,成果他的知识和技巧在巴黎连混一口饱饭吃都做不到。终极眼看着就要坐吃山空的他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了英国寻找前途,这里有着全欧洲最精良的科研环境,像他这种年轻的科学家必定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现实总是爱好一次次的撕碎年轻人的理想,当钱恩踏上英国国土之后,全身高低只剩下了十个英镑,这位年轻的化学家站在伦敦街头,完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个方向。

总算这位化学家还知道毛遂自荐的道理。他接连给自己所认识的所有在英国的科学家写了自荐信,恳求他们赞助自己在英国站稳脚跟。当时科学家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特别是碰到有才干的子弟的时候,先辈通常都会非常热情的给予赞助。终极在绕了一大圈的关系之后,钱恩终于获得了剑桥大学威廉.唐恩生化学校的校长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的重视,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钱恩先容了一个彻底转变了他人生的工作,往牛津大学的唐恩病理学校佛罗里实验室担负那位病理学家的助手。

佛罗里其人,与其说是个科学家,实在更像是一个科学界的政客。这位出身在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一辈子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努力的往上爬,不过政客们寻求的是权利与利益,而他寻求的是科学界的名气与地位,科研人才是他的利用工具。科学成果在他眼里就是一种垫脚石一般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在科学研发工作上的能力,他有着非常优良的社交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佛罗里也非常擅长发掘与利用人才,并且能够把一盘散沙般的研究职员紧密的团结起来。在他的组织下成为一个分工明确运行流畅的高效科研机构,这一点不得不让人对其的才干表现钦佩,在盘尼西林的发展道路上他尽对有资格盘踞最重要的地位。

实在在钱恩来到佛罗里实验室之前。佛罗里的实验研究基础已经接近瘫痪,在四年的时间里这个科研机构耗费了不少研究经费,却连一个像样的成果都没有拿出来。

这个惨淡的事实让掌控着唐恩病理学校大权的佛罗里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要知道他是多么渴看能够做出一点让众人震惊的成绩,这样才有登上牛津大学病理学主任的宝座的机会,他已经对着那个地位垂涎好几年了。

钱恩的到来给实验室的研究困境重新打开了一扇窗口,就是他首先提出了转变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并且把盘尼西林的制作与提纯这项课题放到了佛罗里的眼前。这下可是干柴碰到烈火,双方都对上眼了,谁都看得出这项工作对于医学发展会有多么宏大的推动,假如能够成功,他们将会受到全世界医生和病人的敬佩。

钱恩此刻的目标倒是非常单纯,由于生物化学分析正是他最擅长的工作,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只要佛罗里批准了他的建议,那么一张长期饭票也就算是稳稳的拿到了手中。而佛罗里更是为此喜出看外,真是打瞌睡的时候天上掉下一个枕头来,他正需要一个能够奠定他科学界地位的坚实成果,假如在他的领导下提炼出可以作为药物应用的盘尼西林,光是这一项就足以让他踏进医学界顶级科学家的行列,牛津病理学主任的地位必定轻轻松松就能拿得手中。

这时候他们还未知道自己面对的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八章 生物化学家(1/3),网址:https://www.1234u.net//285/2852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