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南京大学(3/3)

作品:《国姓窃明

中西合璧,未来一起承担南京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说不定秀才、监生们未来还得被那些不通四书五经的粗鄙学者管束。

传得更夸张的消息,甚至有说朝廷有打算废除旧式科举,甚至未来新学的入学考核,就只用考核算学和其他格物之学,不用考四书五经了。

于是,一大群监生秀才等基层功名学子,就被人当枪使了,有想“公车上书”的,有想抨击时弊的,在南京城里闹出一些零碎冲突来。

朝廷一开始也没正面回应,因为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儿,有什么好回应的。大约十八天之后,南京大学的初步办学思路整理出来了,朝廷才明发天下,然后来清算一下这段时间的谣言。

然后,南京城内外,就有数百名秀才和监生被抓了,周边的镇江扬州常州,也各有数十人涉事。都是锦衣卫拿到了确凿的证据的。

一开始士林哗然,还以为又是特务政治残害读书人了。但最后朝廷给出的处理意见非常明确:不是不允许品评朝政得失,但是不能造谣,把朝廷根本没有打算推出的政令,子虚乌有捏造扣到朝廷头上。

而这些人的罪名,恰恰是造谣。

因为按照朝廷公布的南京大学办学计划,朝廷并没有打算废除科举的旧科目,这都还完全没影的事儿。

朝廷也没说将来进入南京大学求学的士子,可以完全没有功名,这一点同样是造谣。

按照目前新定的政策,为了防止管理混乱、落差太大,暂定的南京大学入学门槛要比照国子监。所以至少也要先有秀才功名,然后才能参加入学考试。

南京大学毕业之后,才比照国子监监生出师的待遇,也就是相当于举人,可以参加后续的授官考试。当然也可以直接以相当于举人的身份候补,未来去礼部、工部、户部下属的各条线排队等缺。

毕竟大明朝的科举制度,理论上考中举人之后就能排队候缺做官了,只是后期举人泛滥越来越严重,经常排队一辈子也排不到一个官位,所以才要考进士,考了进士才基本上能确保大概率实授官职。

南大毕业生的候缺,理论上也跟这是一个道理。
本章已完成! 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417章 南京大学(3/3),网址:https://www.1234u.net//318/31889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