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公司缺少的部门(2/4)

作品:《随身博物馆

“师父,那个电视台的来了,说要做一个专访。”夏国祥过来,打断了张俊平的沉思。

“做专访?请他们进来。”张俊平说着也站了起来。

陆昭德带着一行人走进办公室。

“经理!这是央视的记者杨记者,这位是摄影师孙师傅········”

“欢迎,欢迎央视的诸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张俊平笑着和杨记者一行人,一一握手。

“张经理,您好!

我们听说咱们艺术品公司计划在欧洲组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巡回展,所以准备做一个专访,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

杨记者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妇,打扮的很干练,说话也是很直接。

“专访没有问题,只是我就不出面了,由我们艺术品公司的书记吴新平吴老出名吧。

吴老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书记,还是全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师承齐白石大师。

你们可以好好的采访一下他!”张俊平笑着建议道。

这个专访,其实并不是央视主动来做的,而是通过新闻出版局协调,搞的一个记录片性质的访谈。

“这个·······”

杨记者被张俊平的话给弄的愣住了,她干记者也有七八年了,全国的大型工厂基本上都去过,见惯了,为了能够在镜头前面露一面,使劲各种办法的人。

像这种把露面的机会往外推的,还真少见。

“杨记者,能把你们的专访提纲给我看一下吗?”张俊平根本不给杨记者说话的机会,又直接开口索要提纲。

采访提纲,其实就是专访会涉及那些内容,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会提前罗列出来,采访人和被采访人提前做好沟通。

不列提纲,直接随机提问,那不是采访,那叫坑人。

这个并不是造假,而是为了规避风险,避免说错话。

为什么那么多政府官员,对那种突然上门的采访深恶痛绝,就是担心说错话。

在摄像机前面说错话,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好的!这是我们的提纲,张经理给审核一下。”

“审核不敢,我就是学习一下。”张俊平谦虚道。

张俊平接过仔细提纲看了一遍,又琢磨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杨记者,去欧洲搞巡回展,我们是为了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精神,我认为这里面主要强调的应该是组织的正确决策和领导。”

杨记者深深看了张俊平一眼,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经理,如此低调,zz敏感度会这么高。

“好的,张经理说的对,我们的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离开组织的正确领导。”杨记者点点头,同意修改提纲。

杨记者现场修改完提纲,又交给张俊平看了一遍,感觉没有问题了,张俊平才拿着提纲来到吴新平的办公室。

“这样,你们稍等,我去向吴书记汇报一下!”

张俊平来到吴新平的办公室,“师父,央视的记者过来录制专访纪录片。这个是专访提纲,您看一下。”

吴新平接过提纲看了一会,还给张俊平,“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就按照这个来吧!”

“那我把杨记者他们叫过来?”

“叫过来?你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个专访还得您出面,你才是全国著名的艺术家,你的专访更有牌面。

而且您是公司的书记,由您和叶经理出面,更能体现出组织的领导。”张俊平笑道。

“臭小子,我说你那个提纲怎么········原来在这等着我!”吴新平笑骂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上不上专访,又能怎么样?”

“师父,您可不大,六十岁在国外刚刚到中年,正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张俊平一本正经的忽悠着。

“师父,我太年轻,不适合在央视这样的专访里面露脸。”

“嗯!行吧,你把杨记者他们请过来吧!”吴新平认同了张俊平的话,同意了自己出面做专访。

张俊平虽然已经二十五岁,虽然面对面,张俊平的气度,没人敢小瞧他。

可是面对全国的观众,二十五岁的正处级干部,就有些太扎眼。

而且,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皮肤保养,穿着打扮等等,张俊平看上去,比现实中那些二十岁的小年轻,还显年轻。

当然了,张俊平不愿意接受专访,主要还是和低调的处事原则不符。

张俊平的原则一直都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张俊平转身回到自己办公室,把杨记者一行人又请到吴新平的办公室,又让夏国祥把叶丽华叫到办公室里来。

专访就在吴新平的办公室进行,等到专访录完,还有到外面和其他科室录制一些镜头。

张俊平也参与了吴新平、叶丽华和杨记者的沟通,等两个徒弟沟通好之后。

张俊平躲到一边,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看了一会,才转身离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身博物馆 最新章节第295章 公司缺少的部门(2/4),网址:https://www.1234u.net//321/32117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