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盐钞纠纷(上)(3/4)

作品:《北宋大法官

“我是洛阳人士。”

李敏又问道:“为何会在这河中府。”

段朝北道:“我一直从事贩盐买卖,故此经常待在河中府。”

“请问你你贩盐有多少年月了?”

“十余年,准确来说,是十二年。”

“但是我听说你最近要改行?”

“对!”

.....

张斐听到这里,身子微微后倾,低声道:“这李敏看着还不错啊!”

许止倩低声道:“他别看他年纪小,他曾在法援署打过上百场官司,其实也不比那李磊差。”

张斐笑道:“这只能看出他有经验,但具体手段,还不好说,毕竟对方没有耳笔,他是占得很大的便宜啊!”

又听那李敏道:“是吗?你都已经从事十二年,为何要突然改行?”

段朝北道:“那是因为最近这盐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了。”

“这是为何?”

“根据官府制定的规则,我们盐商是将钱运送到边境,从那里购买盐钞,然后再去到指定的盐池,用盐钞换取盐,可是近四年来,这盐钞换的盐是越来越少,许多时候甚至换不到盐。”

“你能否说具体一点,盐钞本来能够换多少盐,如今又能换多少盐?”

“原本一张盐钞是能够换两百斤盐,但如今一百一十斤或者一百二十斤。”

“盐钞能够换两百斤盐,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还是官府明文规定的。”

“是官府明文规定的。”

段朝北激动道:“官府当初是出了明文通告,之前一直都能够兑换两百斤,是近几年才慢慢变少的。”

李敏又问道:“那官府是怎么说得?”

段朝北道:“官府只是说盐池没那么多盐,故此一张盐钞只能换一百一十斤或者一百二十斤斤,许多时候官府直接以没盐拒绝给我们换。

后来官府又发行一种值六十斤盐的盐钞,但是原先的盐钞就只能兑换两张,算起来还是一百二十斤盐。”

李敏问道:“那会不会是官府中间改了规定,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

“不可能!”

段朝北道:“官府从未出过这方面的通告,而且我们与官府也是签订契约的。”

李敏点点头,又拿起一份证据,向张斐道:“庭长,这是段朝北与官府的契约,以及,官府当初发的告示,是能够证明,官府所发行的盐钞,一张价值两百斤盐,并且中间从未更改过盐钞的价值。”

“呈上。”

......

“他都拿着证据,那他还问什么?直接呈上不就行了么,真是故弄玄虚啊!”

秦忠寿一脸鄙夷道。

一旁的符世春笑道:“秦叔叔此,这你有所不知,这耳笔打官司,目的是要说服庭长,说服检察院,他们只会问对自己有利的问题。”

曹栋栋着急道:“不过这官府怎么不清耳笔?”

秦忠寿道:“这官司请了也赢不了。”

曹栋栋道:“那可不是,要是请得张三,这官司也是能够赢得。”

秦忠寿惊诧道:“是吗?”

曹栋栋点点头,好心提醒道:“要是秦叔叔将来犯事,可一定得请耳笔,这钱可是不能省的。当年又给教头告我强...奸......小春,你捅我干嘛?”

符世春一翻白眼,“好汉不提当年勇。”

曹栋栋突然清醒过来,坐直身体,认真观审起来。

一旁的武官们纷纷看向曹栋栋。

“衙内,你还没说完?”

“嗯...这个李敏还是有些手段啊!”

“......?”

那边李敏将证据呈上之后,又继续向段朝北问道:“那你可有将盐钞兑换成盐?”

段朝北摇头道:“当然没有,要是只给我算一百二十斤,那...那我会亏得血本无归。”

“此话怎讲?”

“我们换一张盐钞,需要四千八百钱,每斤在二十四钱,再算上运费,如果卖去京东路,我们至少得卖四十文一斤,才能够盈利。但如果一百二十斤,成本就是四十文一斤,再加上运费,至少要卖五六十文钱才能够盈利,可是五六十文钱,又根本就卖不出去,而且还有可能被官府惩罚。”

说着说着,段朝北是满面委屈,哽咽道:“所以咱一直都待在河中府,就盼着官府能够如数给咱们盐。这两三年,我的钱全都在这盐钞里面,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坐吃山空,甚至有时候,还靠着借钱度日。”

演技不错,说得是感人肺腑,但相比起之前吴张氏和黄桐,这回观审的百姓倒是非常澹定,虽然他们盼着盐商赢,但那只是针对官府,他们也不傻,自己都吃不饱,谁还会去同情这些大盐商。

官员们更是嗤之以鼻,恨不得亲自下场,谁不认识你们这些人,还需要借钱度日,当我们傻么。

李敏又问道:“那你现在手中有多少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大法官 最新章节第五百零七章 盐钞纠纷(上)(3/4),网址:https://www.1234u.net//321/32179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