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归来一年(1/2)
作品:《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真香!”>
金灿灿的稻子间,陆双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气。>
稻子自然没有什么香味。>
但丰收的喜悦,饱食的安逸,足以让人陶醉。>
曾几何时,自己差点因为吃不上饭,要离家逃荒?>
幸好五年前叔叔忽然来信,让自己进山寻宝,缓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悉心经营数年,蒋州静虚观的产业虽仍跟南陈全盛时期无法比拟,但至少自给自足,是够了。>
“说起来,已经有一年没有收到叔叔的家书了……”>
少女的柔荑轻轻划过低垂的稻穗,目光微微失焦。>
叔叔从不是一个顾家的人,所以叔侄之间,谈不上多深的感情。>
特别是对方去了江都谋生后,她已经有了随时被抛弃的心理准备。>
不曾想后来叔叔对自己的态度突然反转。>
这种反转,并非反映在书信的言语之上,而是陆双的主观感受。>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长期来看,一个人对你好不好,终究是要看他实际做了什么。>
在陆双看来,叔叔帮她解决了温饱、安全这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大问题。>
而自己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偶尔帮他采购一些丹药物资而已。>
钱还是对方出的,自己纯跑腿。>
如果这都不算对她好,那什么才算?>
这样一想,书信上那些一如既往的淡漠话语,反而更像是某种掩饰。>
那么一个听起来有些惊悚,却也理所当然的推论便是:写信给自己的那人,早就不是叔叔本尊。>
大约在三四年前,叔叔提出团练自保计划的时候,陆双心中便已经有了怀疑的种子。>
随着后来叔叔一如既往地给予自己“关怀”,这种怀疑越来越大。>
她甚至偶尔在书信中提及幼时之事,以作试探。>
叔叔全都避而不谈。>
那时她心中便已经有了七成把握,那个人,不是她叔叔。>
但之所以只有七成,而非全部,是因为她终究没有将话挑明。>
非是不能,而是不敢。>
她担心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叔叔”。>
说出来有些羞人,但少女不得不承认,互通书信数年后,自己对“叔叔”,已经有了深深的依赖。>
家道中落,孤苦无依,这时候一个见多识广的长辈出来为自己排忧解难,扭转颓势,谁不会依赖?>
所以这一年来,对方突然杳无音信,她心中并没有太多惊讶。>
只有大石终于落地的释然,以及……淡淡的失落。>
“以这样的方式离别,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只可惜未曾来得及跟他说声谢谢。”>
少女低头踱步,两旁同样低垂的稻穗,仿佛跟在主人身后有样学样的小狗。>
就在此时,田边突然传来一声吆喝。>
“陆小娘子,有家书!”>
家书?>
陆双愕然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蒋州城之外,她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
城内的远亲娘戚,也不需要写信这么麻烦。>
还有谁会从外地给自己寄来家书?>
若非来者是熟悉的行商,她都以为是有人故意戏耍自己。>
取信,拆封。>
看到家书上熟悉的细密字迹,陆双久久无言。>
最后她揉了揉眼睛,轻轻骂道:“一年不回信,一回信又让人去买这买那的,烦死了!”>
“田里还赶着割稻子呢,也不怕误了农时!”>
她将信随手塞进袖口,仿佛要表达某种不满。>
回过头,但见风吹稻浪,嘴角不自觉扬起。>
……>
……>
转眼间,时间来到开皇二十年。>
在大量丹药的辅助下,杨遇安终于成功感应到“意识”,距离彻底打开第六识,迈入中仪同境界,还差临门一脚。>
但就是这一脚,他发现自己很难抬起>
因为紫雪通窍丹对他的帮助越来越低。>
一个是耐药性问题,另一个则是打开“意识”的难度本来就高。>
他曾找柳师师打听过,寻常修行者被“意识”卡个十年八年,不足为奇。>
能够冲上中仪同境界的,要么自身天赋异凛;要么就是家势非凡,靠大量修行资源堆上去。>
像杨遇安这样一年就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最新章节第七十四章 归来一年(1/2),网址:https://www.x69zw.org//361/3610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