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夏周(上)一桩石破天惊的事

作品:《明月其姝

本卷名:【枣庄来的小羊羔】;前一篇:《一个民族的摇篮:周原》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从软实力的角度向世界的一个成果汇报,一个绚丽的展现。从上演的古代文化元素上看,她又仿佛是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国人的一场同台盛宴;而其中很突出的一个“和”字,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千年传承,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周族的杰出领袖古公亶父。

以儒家文化为根基,中华文化的直接源头是周文化。不过,周朝以前有夏、商和史前。尧舜禹是孔子所热情推崇的,尤其是大禹,他的精灵至今在神州大地萦绕。商朝的敬神思想通过甲骨文影响到了周朝以降。商朝人民的西迁南移,犹如铺天盖地的春雨,无声地浸透、滋补着神州的大西北和大西南。

周人始祖后稷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杰出先驱。夏朝兴盛时,周族一度居关中平原腹地,从事农耕。约三千七百年前,夏朝衰微,周人被迫西移,进住游牧民族杂居的豳这个地方(今陕西旬邑一带)。在首领公刘带领下,周人农耕不辍,农业水平不断提高。“周”字在甲骨文里就像是一片长满了庄稼的田原。土地、农耕,造就了华夏先民骨血与品性的基因和文化的大气候。

后稷的后代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举族南迁,渡过漆、沮二水,翻过梁山,来到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一个叫周原的地方。此番南迁,是中华民族史上一桩石破天惊、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的事情。《诗经·大雅·緜》记录了古公亶父的这一历史壮举和之后的建树。

关于古公亶父,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里描述:古公亶父继续从事后稷、公刘的大业,积德行义,备受国人爱戴。关于这次迁徙的导火线,司马迁记载:戎狄来犯,欲夺财物,古公亶父给他们。戎狄不满足,又来侵扰,想夺土地和人口。众人愤怒,想反击。古公说:“众人拥立君主,是想让他为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来犯,目的是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与跟着他们,有何区别呢?因了我的缘故而爆发争战,我牺牲百姓的父子兄弟而又做他们的君主,于心何忍!”

心胸宽广的古公亶父选择离开。他带领家众离开豳地,跋山涉水,到岐山脚下居住。豳邑百姓扶老携幼,自动跟着来到岐下。周围邻国闻古公仁爱,纷纷归从。这种情形下,古公毅然废除戎狄风俗,营造城郭房舍,让民众定居下来,又设立不同官职来处理各项事务。

古公亶父,是有文字记载的华夏民族仁爱隐忍的最早代表和倡导者。时越三千多年,读到这些事迹,仍然让我们觉得亲切和熟悉。因为,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民族有为有不为的取舍以及许多观念和品德的源头: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仁德施政、隐忍坚毅等等。

奠基华夏民族性格与文化的第二人,是古公亶父的曾孙,周初杰出的国家舵手周公旦。总结商朝覆灭的教训,本着土地和农耕,周公倡导了一系列的社会群体伦理道德。儒家典籍《尚书》的《无逸》、《康诰》等篇,记载了周公对成王的谆谆教诲,其中包含敬天保民、勤劳、节俭、自律、勿贪图安逸、积极务农等等内容。所有这些,构成了儒家的思想素材,又像基因一般,在中国人几千年的农耕文化里代代传递。

殷鉴不远,周公居安思危,制礼作乐,规定了分封制社会里的人伦准则、礼仪和政治法度。乐配合礼,为社会营造一种和谐与变化的柔性氛围。

周公亲自实践了自己的礼乐思想。摄政六年后,他还政成王,谨守君臣之礼。周公吐脯,生动体现了他身居高位却依然克谨克谦的品性。周公的思想体系及实践,后来在孔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发扬、提炼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仁义礼忠恕等一整套儒家思想体系。竭力推行“克己复礼”的孔子,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工程师”。稍后的儒家,更进一步推演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
本章已完成! 明月其姝 最新章节溯源夏周(上)一桩石破天惊的事,网址:https://www.1234u.net//363/3638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