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春节(1/2)

作品:《神级抽奖系统

.read-content*{font-style:normal;font-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历史上有着许多赞美和描素春节除夕的诗人和诗句,上面的只是其中几首代表而已。

在春节期间,华夏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华夏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华夏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现在,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的时间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有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

春节的过法时间几千年来不停地变换着,有早有迟,但是多事安农历来算,正月或者腊月的灶祭开始过,我们平常所说的大年和小年就是按照这个来说的,除夕正月是过大年,灶祭是过小年。

春节在华夏源远流长的岁月当中,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叫法名称,像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这些朝代之所以要起不同的叫法,一个是宣示王朝的威严,一个是宣示继往开来的愿望,想要表达古代中央政府对自己王朝和国家向上的一众期望和夙愿。

关于春节的来源有很多种,不过传说当中比较靠谱,具有代表的说法有: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不管这种来源对不对时间准不准确,至少表明了春节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记载和传承,远古的祖先很早就表明了一年之计再一次,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级抽奖系统 最新章节六十五章 春节(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66/3662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