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孙庄主仗义争施粥(1/2)
作品:《水浒种地做豪强》,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第132章孙庄主仗义争施粥 顾大姐和两个庄客在那里吃枣糕的时候孙新就走到柜台边拿起账本翻了一翻。 一个月售卖下来孙家庄所做的棉纱卖了十多两银子,而那鸡油菌却只卖出去十坛,价格挺高,但是总共的收入也不过五两。 看来哪种产品更适销对路已经出了结果了。 这边的顾大姐一边吃枣糕一边对孙新道:“那鸡油菌虽然许多人来问,可是价钱太贵,一些有钱人家买得起,但这样的人家都是更愿意吃自家厨子的手艺,不会买咱们的菌子。” 孙新点点头,如此说来这秸秆棉的销路是远胜过鸡油菌了。 孙新合上账本转头对几人吩咐:“以后的客人便别再给他们介绍菌子了,只说这棉纱的事情,” 顾大姐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从孙记走出来,孙新心想这年代果然还是大众消费品最有市场,不过既然确定了发展秸秆棉,自己只是卖秸秆纤维这种粗加工产品怎么算都有点太亏,孙新想着等到今年再招一些庄客看能不能再自己庄上办一个纺织作坊起来。 至于能够生产到什么级别的产品,那还要看市场的需要,最底线是卖用纺车仿出来的纱线,如果能招到的庄客比较多,而且能证明自己脑海中的纺织机械技术优势比较大的话甚至自己可以尝试生产出麻线或者是成品的麻布。 脑中想着事情,抬头一看就见远处走来一个手拿哨棒的长身大汉。 孙新眼中精光一闪,连忙满面笑容的迎了上去。 “二郎,你总算来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武松远远见到孙新便剪拂行礼。 “我回清河安顿了家中便想来哥哥这里坐坐,只是路上经过梁山时耽搁了几日。” “梁山?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 “说来也是件奇事。” 武松道:“那梁山上新到一个好汉,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送外号外豹子头林冲的,他如今命蹇时乖在梁山上落了草,那梁山之主王伦偏要他在山下杀一个行人,砍下头颅纳个头名状才让他入伙。” “他带人在山下剪径,正遇着我,两边一番好打,还是那山上下来几个头领解劝才把我俩分开了。” “那王伦事后还想留我在山上坐一把交椅,但我瞧着他是个气量扁窄的人物,何况俺武松凛凛一驱如何肯落草?我执意不行,这才被他们放下了山。” 武松的故事讲到一半时孙新就已经猜到会发生什么了,只不过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丝紧迫感。 水浒传的故事已经发展到林松被逼上梁山这一节了,看来离着梁山势力的壮大也越来越近了。 孙新知道梁山的发展壮大不是原因只是结果,破产流民越来越多,人心思变,乱世将至这才是梁山起义的背景,自己这孙家庄也必须赶快发展才能生存下去。 孙新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庄子必须要在自己控制之下一力壮大的办法,即使这条路不如原世界之中上抛家舍业梁山那般的爽快,但是水浒的故事已经证明上梁山只是条死路,只有自己的这条路才可能完成自己的宏愿。 只不过要有什么契机才能招到更多的庄客如今却还是一件需要等待的事情。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孙新带着武松一起回到庄上便马上叫庄客去召集庄上的各位头领。 众人到来之后,孙新先与大家引荐了武松,然后才是说了秸秆处理方式确定是发展秸秆纤维上的计划。 既然实践出了结果那就必须听从。 这边邹润却是颇为惋惜,摇着头小声说道:“这市场真是奇怪,那菌子我自己吃着也觉得香甜,怎么没人买呢?” 不过他有意见归有意见,庄上专注着发展一项产业对于众人来说,工作量也会减轻许多,能提高全庄的效率。 孙新当即规划新的生产流程,怎么试生产硫酸和烧碱、怎么处理麦秆纤维,一桩桩一件件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才将这些东西安排好。 天气越来越暖和,孙新忙碌之中突然接到了登州城中传来的消息。 一个吏员态度恭敬的看着孙新,这可是一怒之下就弄死了张文远的狠角色,他们在孙新面前根本不敢拿桥。 “孙大官人,去岁上河北闹了灾荒,大片的田地绝收,闹出好多流民,而今不少流民来到了等州,新上任的宗通判,想请登州城里有能力的富户都出粮赈灾,定了后天在衙门里碰个头,届时还请孙官人也去……” 小吏说的战战兢兢,讨要粮食这事情从来是不好开口的,而面前的孙新又是杀神一样的人物,为了一点子税收居然就能动手杀人,他今天分到这份差事都是苦着脸来的。 孙新在听到流民两个字的时候,眼中却是一亮。 能够从河北走到登州,身体想必不会差,并且是因为闹灾荒才跑出来的农民,那都是能种地的人呀。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自己正苦于没有地方招收庄客,这人不就来了吗? 于是在小吏恐惧的目光之中,孙新突然换上一副笑脸。 “有劳公人前来通知,赈灾捐粮这是我们分内之事,后天我一定早早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浒种地做豪强 最新章节第132章 孙庄主仗义争施粥(1/2),网址:https://www.1234u.net//374/37418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