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我最喜欢就是偷家了(1/3)
作品:《红色玛利亚》,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在索菲雅等人已经转入地下了。 阿尔乔姆回来之后,给索菲雅等人带来了一些实用的东西。 首先是电台,然后是部分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会负责给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不会影响他们任何政策上的决定。 特别是这座电台。 有了玛利亚的同意之后,这个电台将会成为他们与高加索据点的重要联系渠道。 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将物资秘密地运送过来,不被他人所发现。 安排好这里的一切之后,玛利亚又开始了启程之路。 她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奥斯曼帝国内的同志。 可是,要让奥斯曼境内的同志能够腾出生存空间,首先需要的,就是混乱。 每一个红色势力,在诞生的那一刻基本都是要转入地下。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红色势力出现,会让底层民众觉醒出反抗意识。 这是每一个君王或者资本势力都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因此,红色势力从一开始,就是要跟整个世界为敌。 俄国这边如此,亚美尼亚这边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相对于亚美尼亚,俄国这边则因为玛利亚的原因,如今可谓是蒸蒸日上。 反观亚美尼亚这边。 因为国情原因,此处的绝大部分百姓都是宗教信仰者,这就让共.产.主义很难发展。 之所以在这片宗教土地上萌生出红色火苗,其原因正是因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 哈米德二世的泛伊斯林主义与青年土耳其党的泛突厥主义,无时无刻的镇压着国内民众。 如此一来,便使得全国百姓怨声载道。 怨声积累,从而变成了反抗。 反抗的出现,让统治者感到愤怒,便开始镇压。 血腥镇压之后,便会激发起更为强烈的反抗。 如此反复上演着镇压与反抗,红色思想便开始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我们。 玛利亚便是如此教导着自己的侍女艾米,告诉她什么才是真理。 “人民,才是真理。” 短短的一句话,便足够让她用尽一生去为之奋斗。 当然,目前所需要面对的,是奥斯曼境内的局势问题。 事实上,自己贸然进去确实挺危险的。 所以玛利亚在‘行军’路程时,都会特意走一些小路,从而避开随时都会出现正规军的大路。 而且玛利亚并非毫无目的地乱走。 在她的手上,是一张地图。 这张奥斯曼国家地图上的地形描绘得十分详细,拥有十分重要的军用价值。 在收到这张地图时,玛利亚便立即让捷尔任斯基安排下去,让人按照这张地图,进行绘图复制出来。 尔后,她便继续拿着这份地图直到现在。 如果有一些地理学者看到这张地图,定会惊讶的发现,这张地图上的地形和城市标注,都十分精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马卡洛夫。 也正因为有了这张地图,玛利亚等人行动起来时方便了许多。 但这张地图还有一个主要作用,那就是上面的三个红色标注。 那是马卡洛夫设立在伊斯坦布尔郊外的据点。 为了确保安全,这三个据点还是经常性更换。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但身为锲卡创始人的玛利亚,马卡洛夫的各种手段不可谓不了解。 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看到他所留下来的暗号。 只不过,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距离伊斯坦布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 故而只能一步步地往那边走去。 在这路上,他们进入了好几座城市,也目睹过不少冲突。 她将路途上所见到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目睹过土匪的掠夺,也看见过苛刻的征税与拉壮丁。 同时她还在看一些农民为了自己的口粮和种子粮,与前来征税的人发起冲突。 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活生生打死。 在这路上也见到过工业城市,但奥斯曼帝国内的工业城市规模很小。 与其说是工业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建立了几座工厂的普通城市。 这些城市与自己所熟悉的工业城市相比较起来,远远不达标。 但就算如此,剥削也从未停过。 不少工人农民开始游xing罢工,就连一些警察也不忍心驱逐他们。 可最后换来的则是正规军的无情镇压。 玛利亚将这里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她转过头,发现阿卜杜勒的脸色很不自然。 “阁下,你们奥斯曼帝国的高层,都喜欢征收几年的税吗?” 原本只是玩笑,却让阿卜杜勒满脸通红。 “怎么可能!” 他一边挥舞着拳头,一边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叫道。 “身为奥斯曼帝国的正统,我们对待哪一个民族和宗教都是基于最宽容的政策。” 这一点,玛利亚并没有反驳。 毕竟米勒特制度确实是给了非穆斯林人很大的自治权。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份自治权也一点点地被收了回去。 到了哈米德二世之后,这样的情况就变得越发强烈,就连一些穆斯林人也受到了逼害。 所以阿卜杜勒只能对之前的君王大赞特赞,却不敢说哈米德二世统治时的问题。 他不说,并不代表玛利亚就不清楚。 无论是马卡洛夫所提供回来的情报,亦或是索菲雅给她讲过的一些内容,玛利亚都认为,无论是哈米德二世亦或是青年土耳其党,他们都是一个样。 将国家交到他们手上,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并不是玛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色玛利亚 最新章节138.我最喜欢就是偷家了(1/3),网址:https://www.1234u.net//381/38182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