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波兰纵深与冬季攻势(1/3)
作品:《红色玛利亚》,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整个地势都纳入眼帘,要想在波兰这里进行设防,必须拥有一定的纵深防御。 单靠第四集团军的兵力是不可能守得住奥匈也德国之间的进攻。 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到那时候必然会有援军。 波兰很重要。 对于整个俄国言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俄国进入西欧的重要跳板。 第四集团军之所以会驻守在波兰,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方便调动军队。 玛利亚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预备性设防。 将这片地貌完全纳入眼帘,脑海中已经构思出如何在波兰这里进行布防。 一切都预定之后,她立即召集自己的三名副将。 托斯雷夫将军、普开维斯夫负责南面对奥匈的防线。 他们将会率领自己的第五军、第二十二军,一共8个师的兵力,和二百多门火炮在此设防。 纵深沿着维斯瓦河往内部推进。 她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正是他们的设防位置,纵深八公里,分三个防御阵地。 为了确保炮弹和子弹数量充足,玛利亚让兵工厂彻夜加班,不能休息。 当然加班费是不会少给他们的。 紧接着就是西北防线,这条防线由玛利亚与邓尼金负责。 这条防线需要对付德军,同样是三个防御阵地,但每一条阵地纵深都有十五公里深。 兵力有十二个师,有不少兵力都从第五军和第二十二军那里抽调出来。 四十多门火炮架设在各个地方,碉堡堡垒也同样建设在各个角落。 只可惜时间不足,不然玛利亚还会建设地下防御工事,能够让士兵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进行战场上的穿梭。 对此,身为助手的罗科索夫斯基提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建造更为坚固的堡垒呢?” 他的问题也同样引起其他将军的疑惑。 堡垒可是防守方的一大杀器,坚不可摧且威力巨大,只要敌军刚冲过来必然要死伤惨重。 但玛利亚并不在意堡垒。 她十分清楚罗科索夫斯基的战术想法,用堡垒进行设防,只要堡垒之间连城一条防御阵线,敌军就很难攻进来。 这种战术在十九世纪的时候确实可行,但现在是二十世纪。 玛利亚立即给罗科索夫斯基上了一课。 很简单,列日堡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德军所使用的火炮分别是305毫米口径和420毫米口径。 420毫米口径的火炮是由克虏伯家族建造而成,305毫米则是奥地利人的重型火炮。 以这两种火炮的威力,任何堡垒都无法幸免。 更何况她可是知道德国人拥有着空中巨兽齐柏林飞艇,缺乏制空权的他们,面对齐柏林飞艇几乎无能为力。 幸亏俄国军方已经开始研制防空炮和战斗机,一旦投入战场就有机会争夺制空权。 也正因为要避免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重型巨炮,玛利亚需要将防御阵型弄得松散一点,避免一炮轰一群的情况出现。 但是,单靠这样的防守并不足以应付他们的进攻。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就想到了一个点子。 这个点子来源于不久前与玛利亚一同到往南方防线时,看到的一条断开列车轨道的场景。 就华沙内的列车,加上老旧且开始报废的,一共二十五条。 他认为巨型重炮虽然厉害,但十分迟钝缓慢,而且开一炮之前就要做出一段时间的准备。 因此巨型重炮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机动性。 罗科索夫斯基认为,可以将列车进行重新组装。 大炮和装甲都架设在上面去,通过列车的强大运输能力,将列车改装成重型装甲列车。 这样的列车将会通过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大口径的火炮威力,实施机动性炮击。 说到这里时,罗科索夫斯基又认为,列车边上最好有士兵紧紧跟着,以士兵跟装甲列车进行配合。 装甲列车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一炮换个地方再打一炮。 其列车轨道最好是围绕着三道防线进行修建。 “反正波兰境内有着这么多的荒废烂尾轨道,这正好可以给我们进行方便。” 说到这里后,罗科索夫斯基便不再说话,而是乖巧地站在一旁。 这是他第一次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是在各种大人物面前说着。 紧张吗? 紧张,非常的紧张。 他的脚指头都快要抠出三室一厅了。 但要说兴不兴奋,那确实是十分兴奋。 哪个男人不喜欢表现自己? 即使文静如他,也同样喜欢这样的感觉。 他也曾经向自己的军官提出过一些属于自己的战略和战术部署,只可惜因为过于新奇,遭到军官的抵制和拒绝。 这一次,也依旧如此。 他的想法充满了天马行空。 将列车改装成武器,这种设想实在是罕见。 事实上将列车改装成武器并不是没出现过。 美国的内战和普法战争都曾经出现过装甲列车,在场的三名军官都知道装甲列车,但他们并没有把这样的非常规武器给纳入进来。 只不过罗科索夫斯基所提出的步兵随行这个想法,却不怎么好实行。 “列车的速度会将步兵远远抛在后方,只靠双腿是不可能追赶得上列车的速度。”邓尼金率先提出自己的反对。 “而且如果是长途奔袭,步兵的体力会扛不住,到那时候别说与列车协同作战,恐怕连枪都举不起来。” 这份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罗科索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色玛利亚 最新章节326.波兰纵深与冬季攻势(1/3),网址:https://www.1234u.net//381/38182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