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钻床(1/2)
作品:《新唐》军政部研发司内,李继业和李魏、研发司司丞果甘,以及几个骨干百工一起,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
“这个,额,敢问主上,这图纸上的所谓钻床是做什么用的?”
李魏疑惑的询问着,果甘和几个百工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图纸上的钻床是制造什么东西的。
一个类似卧榻的铁质器械跃然纸上,上面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零件,看上去非常奇特。不但李魏从来没见过,就连果甘和身边的几个百工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这张图纸是李继业亲手画出来的,上面画的就是钻床,是专门用来钻枪管的,李魏、果甘等人自然是没有见过的。
此时研发司虽然还没有开始研发火铳或者火炮,但是此时也可以做一些技术积累,比如钻床技术。这些技术积累都要提前做好,将来研发火铳,甚至是火炮的时候才能够事半功倍。
李继业说道:“现在我军已经装备了火药罐,火药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是我军独有的,但是总不能一直用陶罐来装载火药,用投石机抛掷出去来杀伤敌军吧?这样的效果太小,限制却又太大,很不合算。一旦遇到大风或是敌军使用水攻,咱们的火药罐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我军必须要有一种更好的使用火药的武器才行。”
果甘顿时眼前一亮,说道:“主上的意思是,这个所谓的钻床是用来制造火器的,是主上之前提到过的火器!”
“正是!”
此前李继业就不止一次在研发司提到过火器,虽然没有详细的阐述过火器的构造,或者是火器的样子,但是果甘等百工对于火器这两个字已经很熟悉了,至少是知道火器是使用火药来杀伤敌军的兵器。
李继业说道:“此番研发司先研制这个钻床,然后再打造一些其他需要的小器具,等到这些器物都研发、准备好了之后,研发司便可以开始研发火器了,到时候我会给研发司下任务的。”
“也就是说,这钻床便是研发火器的基础工具,在研发司全面研发火器之前,钻床以及相应的一套器具必须要先一步制造出来。”
“喏!”
后世火铳的打造最重要的便是铳管,基本上都是手工打造。铁匠们把一块铁先打成铁片,然后卷在一个铁棍上,再用小锤把两边敲接在一起,然后焊上。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复杂困难,对铁匠技艺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废品,或者气密性不足导致射程较近,甚至是炸膛的危险出现!
用这样的技术打造铳管,少说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且不同的铁匠打制的铳管规格不尽相同,成品火铳之间根本没有通用性,到了战场上会非常的麻烦。
当然,后世明代还有一种技术,就是用两张铁片各自卷成枪管,然后将两个一大一小的枪管再套在一起,如此就可以强化铳管的强度,防止炸膛和漏气情况的发生。
可是这种技术的难度显然更大,不但对于工匠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非常耗时费力,使用这种技术打造铳管,一根铳管就需要至少一个半月的时间,成品率也并不高。
所以李继业便决定跳过这两种铳管的打造技术,直接上钻床,以机械的蛮力直接在钢铁棍上钻出铳管来!
李继业的这张图纸画的钻床并不是原创的,而是借鉴了后世明末清初时英国机床的结构,并且进行了一些改良。幸好以前李继业在网上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经常查看相关的资料,到了现在还能轻松记起来。
图纸上的钻床是全金属的,由能够沿着两根平行导轨移动的刀具座和尾座组成,并且还有固定钢棍的固定架。导轨的导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轴旋转时带动丝杠使刀具架横向移动。这种钻床看似复杂,其实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困难。
按照李继业钻床图纸上的设计,这样一个钻床只需要两个熟练百工操作,就能把一根钢棍钻成铳管,不但成品速度快,而且还能够保证每根铳管的品质、规格都相差无几。如此成品火铳的通用性会非常高,彼此之间的零件也可以互换使用。如此便可以形成初级的工业化军工品,虽然还达不到后世近现代火枪的技术水准,但是与眼下这个时代相比,已经非常先进了,至少比后世满清时期的火器水准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此时果甘看着图纸说道:“主上的这个设计,简单来说就是用这个装置固定住钢棍,然后再用一个转轮带动钻头对钢棍进行钻制。可是属下有一点不明白,要想钻动钢棍,需要非常大的力量,这钻床的动力是什么,怎么解决?”
李继业说道:“最好的动力便是水力,在落差较大的河流处修建水车,并且以滚轮和轴承连接水车与钻床,如此以河流的力量带动水车,最终使钻床产生动力。”
当然,李继业心中还有另一个完美的动力源,那就是蒸汽机。可是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研发蒸汽机是很不现实的,至少在基础技术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在钢铁质量以及密封技术没有大幅提高的时候,研发蒸汽机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于是李继业只能将研发蒸汽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唐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三章 钻床(1/2),网址:https://www.x69zw.org//382/38231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