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西线的意外(2/3)

作品:《非洲帝国

密斯城下,怀特那家伙惨兮兮地向德班港求援,科利爵士在对自己的同僚们不屑一顾的同时,自己建功立业的野心也在慢慢膨胀。

与跃跃欲试的科利将军一样,他对面的南非民团也迫不及待地想大干一场。

(许多年之后,一位曾在南非独立战争时期在总参谋部任职的参谋---他当时已是一名将军---在回忆战争中的南非民团时这样说道,南非民团部队“就像是一条凶猛的狼狗,总参谋部必须紧紧拉住他的项圈才能让他不至于扑上去乱咬一气”,话一出口,立刻群情激奋,招致了许多不隶属军方的民团老战士的攻击与抗议,最终他不得不出面道歉。由此事也可以看出民团求战意识之强烈,和总参谋部对民团又爱又恨的无奈态度。)

东线的南非兵力有五万人以上,与对面的英军兵力对比几乎是二比一,此处南非部队中不过两三万民团,但西线却集中了30个民团,超过十万人的庞大数量,因为总参谋部参谋几乎全部黄埔军校出身的缘故,他们对于非国防军的民团和武装警察的战斗力统统不信任。即使西线兵力如此众多,他们也并不放心,再加之根据情报,这个方向的英军也至少有八万之众,南非在西线的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所以,总参谋部给各个民团指挥官下达的命令是,在此处保持守势。

双方高层不约而同地将西线如此庞大的兵力闲置,造成一个现象,战争最初几日,这里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有的只是无所事事的静坐。

不过东线南非军队的出色表现,极大刺激了南非边境上的数量众多的民团部队,虽然各个民团指挥官尚属冷静,严格执行着总参谋部的命令采取守势,但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民团战士不满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处境,向指挥官提出主动出击的要求。

民团是很独特的军事组织形式,其军事指挥官是由整个民团的战士们选出来的,因而个人威信和支持度直接决定着指挥官对整个部队的控制程度,当越来越多的民团战士倾向于主动进攻的话,那些性格稍微软弱的指挥官有时候也只有屈从于大家的要求。

亨伯利和他麾下的民团部队来自布隆方丹西南方的城市咖啡方丹,这个名字很搞笑的城市民风彪悍,城里大多数居民都是华人,民团的战士也绝大多数是华人,而亨伯利本人却是布尔人,虽然他军事上的能力相当出色,但却一直担心自己身为布尔人而得不到大多数民团士兵的拥护。

他手下的士兵得知东线的南非军队占领了邓迪之后,早在战争爆发第二天便要求出战,那一次他勉强说服了部下老实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但是,各地不断传来的南非军队取得利好的消息让这些民团士兵们越来越心痒难耐,东边,汉诺威的士兵们和里士满的英军也交火了几次,虽然规模不大,但南非军队发现英军根本不是什么难对付的对手,而自己这里却基本处于和平状态,实在是让人坐卧不宁啊。

尤其是当2日中午,传来东线南非民团兵临莱迪史密斯城下的消息之后,亨伯利民团中汹涌的求战意识越发高涨起来,当天下午,就有许多吃饱喝足之后无所事事的人号召大家联名请战,2日下午,一份包含近千人签名的请战书便送到了亨伯利面前。

亨伯利的民团共有六千人,一支民团部队中有接近六分之一的人都要求出战,其中甚至有许多军官,还不包括那些希望出战但没有签名的人,亨伯利不得不考虑起来自民团士兵们最直接的要求。

到了晚上,来自民团士兵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数百人集中到亨伯利的临时指挥所门前请求出战。

外面的人声鼎沸,亨伯利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露面,他心乱如麻地在房间内踱步,权衡再三,最终,担心自己威望下降进而被罢免的亨伯利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走出房门,环视了一眼密密麻麻的人群,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战士们!回去!收拾好你们的战马!擦好你们的步枪!我们明天就出发!”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3日一早,整装待发的亨伯利民团六千人与临近区域的民团打过招呼之后,离开了自己的驻地,向西南方向进军。

因为民团部队的特殊性,总参谋部对他们的控制程度较小,其活动较为自由,此前汉诺威一带民团与英军的几次小规模交火也是民团小股部队主动出击遇见了英国人的巡逻骑兵,只不过那些民团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南非境内,所以亨伯利的行动并非没有先例,也没有人能够及时阻止,但没人想到这一次亨伯利民团能够胆大到直接进攻英军。

亨伯利民团的行为在临近几个民团士兵之中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就连那些民团的指挥官也开始发生了动摇,10月3日中午,又有两个民团紧随亨伯利民团而去。

三个民团总计一万四千兵力,在进入英国殖民地境内之后,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彼此靠拢集结,因为亨伯利的民团人数最多,推举其为指挥官,负责这三个民团的行动。

亨伯利将这三支民团部队呈品字形排列,自己的民团在最前方,而其他两只民团一左一右跟在后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帝国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西线的意外(2/3),网址:https://www.1234u.net//410/41010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