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读书人的大聚会(1/2)

作品:《神医启明

第二天士登楼,一大早就人头攒动,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读书人。谢佳轩只送出了二百多张请帖,却来了五百多人,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一场雅集俨然成了读书人的大聚会。

古代的读书人有一个特质,就是精神世界特别强大,他们既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把天下兴亡当做己任,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读书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古代分为四种民众,分别是士、农、工、商。排在四种民众的首位的“士”就是读书人。所以才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当然在诸多朝代当中也有不重视读书人的,比如元朝,在元朝有这么一个说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意思就是说,人按职业分十个等级,读书人只排第九,甚至连妓女都不如。

所以读书人对元朝都没什么好感,一直把元朝看成是蛮夷。而纵观历史,明朝是最优待读书人的封建王朝,朝廷向来重文轻武,以至于明末后期没有像样的武将可用,不得不派才能平平的文臣统领军队,指挥作战。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明朝是读书人的天下,谁要是笼络的读书人的心,就等于掌握了社会舆论。

什么是社会舆论?简单直白的说,强大的社会舆论可以让一个人成魔,也可以让一个人成神,甚至能推翻一个王朝。

而宋启明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这次雅集把自己送向“神坛”。

宋启明在士登楼的顶层隔间探头往外瞧,感叹的说:“佳轩兄,你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可真不小啊,居然来了这么多人。”

“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情形人数还会增加。”

宋启明看向林远,问:“刘明勤来了么?”

“还没来。不过南宁侯左良玉之子左季同到了,正在下面喝茶。”

宋启明笑着说:“左季同和刘明勤并称为京城三少,两人却没有一起来,可见他们的关系并像传闻中的那么和睦啊。”

谢佳轩说:“他们两个关系向来不是太好,刘明勤出自文人世家,左季同是武人世家,因为朝廷重文轻武,所以刘明勤一直有些看不起左季同。之前因为魏良工的关系两人勉强能在一起,现在魏良工不在了,他们之间的纽带也就消失了。”

宋启明不由的点头,没想到京城三少之间关系这么复杂,看来找机会可以利用一下啊。

薛子元笑着说:“启明,现在京城三少就变成了两少,何不借今天雅集,占得一个席位。”

宋启明摆手说:“什么京城三少,京城二少,在我看来不过是个虚名罢了。我要做就做像佳轩兄这样有内涵的人。”

谢佳轩面露尴尬,说:“你就不要取笑我了。”

“我是说真的,嘉轩兄的为人和才学有目共睹,所以才会受读书人的追捧。知识改变命运,不仅是人的命运,也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又是一个从未出现真知灼言。

面对“金句”频出的宋启明,谢佳轩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些复杂。

大概在上午九点多,前来参加雅集的书生已经有上千人,没有请柬的只能聚在士登楼外面,喧闹不止。不少人吵着要进士登楼,但都被拦了下来。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刘公子来了,让开,让开……”

人群自动分开,刘明勤衣着光鲜,领着几个家仆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人群中有不少讨好的人,向刘明勤拱手问好,刘明勤面带笑容象征性的点头回应,迈着方步往士登楼里走。

士登楼一楼大厅布置成了雅集的现场,中间是空地,四面摆了两排桌子,按正常的礼节来说一张桌子只供一个人坐,但因为请了两百多人,每张桌子后面都坐了三个人,显得非常拥挤。

大厅正东方向摆的是主位,也就是谢佳轩的桌位,左右两侧是贵客的位置,以京城圈名流的排位来看,主位两侧的位置非刘明勤和左季同莫属。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重礼,所以从座位左和右也会分出尊卑来,大部分人应该认为是以右为尊,以左次之。其实,我国古代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规定。

春秋时期以前,“左”与“右”以谁为尊需视场合而定。一般来说,喜庆活动以左为贵,如:“虚左以待”就是说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虚左表示对宾客的尊敬;而用兵打仗、凶伤吊唁则以右为贵。

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右为尊的制度。如:《史记》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秦代以右为尊,汉朝继承了秦制,也以右为尊。有一句成语“无出其右”,就是出自《汉书.田叔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延臣无能出其右者。”意思是没有人能胜过他(或他们)的,说的也是汉朝的以右为尊。

但是到了隋唐以后,除了元朝以外,又都恢复周礼,尚左,即以左为尊。就是说,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188章 读书人的大聚会(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