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我要垦荒(1/2)

作品:《神医启明

转眼又是半个多月,一场大雪再次将北京城覆盖。

这半个月来,宋启明带着小武把北京城的周边方圆百里之内都转遍了。那边有山,那边有水,那边有田,那边是梗,他是摸得一清二楚。

没错,他在选地方,心动不如行动,既然已经决定将来种地,那自然要立刻实施。他选了一块在京城北边的荒山,在荒山下面则是条狭长的开阔地,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总共有差不多四百多亩。

无人耕种的荒地,也被称为无主之田,闲田。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荒地也是未被皇帝封赐给臣子的土地。

如果私人想占有荒地怎么办,掏钱向皇帝(官府)买么?不是。

明朝时期官府对荒地占有制度有明确的规定。

太祖洪武元年,明政府就颁布了法令:州郡人民,先因兵燹遗下田土,他人开垦成熟者,听为己业。业主已还,有司于附近荒田拨补。又令复业人民,见今丁少而旧田多者,不许依前占护,止许尽力耕垦为业。见今丁多而田少者,有司于附近荒田验丁拨付。有余力者,不限顷亩。皆免三年租税。

意思就是说,自己垦出的荒地,就是自己的私人产业,然后三年后按规定交税就行。

你可能说,明朝的皇帝居然这么慷慨,这不等于直接把地送给老百姓了么?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也只能推行这种政策。

不过垦荒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那时候没有挖掘机,推土机,全凭人一锄头一锄头的挖,一担土一担的挑,这是重体力活,可以说比民间的四大累(和大泥、甩大匹、抡大坯,打溜须)还累。

要想垦荒,首先是人的问题,人们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才去垦荒造田的,你让人们去干好几年都没回报的事,谁愿意去干?而且垦荒一般都是在国泰民安,人口增长时期才干的事,如今大明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人口下降的厉害,普通人家别有多余劳动力,可谁敢垦荒,万一刚把荒垦出来,又打起仗来了,不就白垦了吗?

而且这里是京城,京城王公贵族不计其数,皇帝要赏赐封地的人太多了,可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还有无主的荒地,可见他选的这块地,有多贫瘠,多偏僻。

但这对宋启明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有钱海都可以填出一块平地来,更何况是垦荒。

宋启明站在半山腰一块高耸的大石头上,俯瞰山下,说:“不错,好啊,真是好地方啊。”

小武坐在地上喘息,说:“公子,这荒山野岭野兽出没的大山沟里,别说人了,鸟都不拉屎。哪儿好了?”

“现在不好,几年之后就会变成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你要在这里种桃树?”

没文化真可怕,宋启明白了他一眼,不想理他。

小武又问:“少爷,咱们在京城外边跑了大半个月了,你到底要干什么啊?”

“垦荒!”

“啊!”小武惊得从地上窜起来,说:“少爷,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跟你开过玩笑吗?”

“可是,可是……这里离京城这么远……”

宋启明不想听他说废话,从石头上跳下来,说:“走!回京。找户部备案,垦荒!”

小武心里惊叹:“疯了,疯了,少爷疯了!”

宋启明回到京城,赶到户部衙门时,当差的都已经快下班了。掌管京城田地的司度(一种官职)接待了他。

司度在知道宋启明的身份后,表现的十分殷勤,丝毫也不敢怠慢。宋启明的大名他早有耳闻,新学的创始人,京城读书人的精神领袖,福王爷的未来女婿,宋乐山的儿子,而且半月前还把刘丞相父子当众羞辱了一翻全身而退,他一个户部小小司度如何惹得起?

“宋公子,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户部了?”

宋启明恬不知耻,说:“当然是办利国利民的大事。”

“宋公子的救国新学我也听了一些,真知灼见,我偶佩服的很。宋公子来户部莫非和下一次讲新学有关?,”

“无关,我要垦荒。”

度司不由的一怔,心说这宋公子脑子有病吧。社会职业按高低贵贱分:士、农、工、商。虽然“农”的社会地位排在第二,可你一个排在首位的“士”,为什么要放下·身份去做“农”?

而且虽然“农”表面上看社会地位高,可谁不知道现实中却排在“工商”之后的,把农排在第二,不过是朝廷的愚民政策罢了,你个读书人难道不知道?

难道朝廷里的流言是真的?

现在朝廷流传一种说法,说你宋启明讲的新学,不过是谢佳轩借他之口说出来的而已,谢佳轩才是新学的始作俑者,宋启明不过是谢佳轩的喉舌而已,没错一定是这样。不然他怎么会干这种蠢事?

度司心里腹诽鄙夷,可脸上不敢有任何表露,笑着说:“宋公子果然不同凡响,请问公子想去哪里垦荒?”

“妙峰山,五里沟。大约有四百多亩。”

度司又是一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229章 我要垦荒(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