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1/2)

作品:《神医启明

和李慕青吃完饭回到医馆,宋启明失眠了,他整个晚上都在想李慕青不经意说出的那句话,还有李慕青身后的那位高人。

如果那位高人也和自己一样来自未来,那整件事就太复杂了,复杂到宋启明最初的猜想,都是无用功。

为了进一步验证“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这句话的出处,宋启明第二天一早找到了宋乐山在南书房的好友欧阳炯。

欧阳炯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按现在的说法,相当于国家级教授。宋启明向他请教了有关西方教会的问题。

欧阳炯告诉他,如今在京城的确有个西方教会的人,但他只负责辅助造炮,不从事任何传教的事情。在民间虽然存在着一些和《圣经》相关的教会,但影响都非常小,而且朝廷也一直处于打击取缔状态。

宋启明问他有没有听说过“女人是男人一根肋骨”这句话,欧阳炯摇头说,他曾经研究过西方教会,但在西方教会的书籍商从没看到过这句话。

通过向欧阳炯的请教,宋启明几乎断定了李慕青那句话是来自未来,也就是说在李慕青背后,有个和自己一样“超凡”的人。

那个“超凡”的人来自未来的哪个年代?会不会和他是同一个时期?

对此,宋启明脑袋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间转眼,距离宋启明成婚的日子还剩两天了,这天宋启明回到宋宅先跟管教老秦学习婚礼的习俗,之后宋乐山把他叫到了书房。

宋乐山最近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先是官复原职,又是儿子成婚,再有两个月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又要出生,而且还是个儿子。

这么多喜事让他如何不高兴,如何不精神爽?他现在走路生风,就像是突然年轻了十多岁。

“拜见父亲大人。”宋启明恭敬的给宋乐山施礼。

宋乐山品着茶水,问:“祖宗的礼制学的怎么样了?”

“都学完了。”

“你从小在民间长大,一些婚俗礼制不清楚情有可原。女方如果是普通人家倒也算了,可毕竟是福王爷,福王爷出自皇室,礼制方面一点也马虎不得。”

宋启明说:“父亲大人说的是。不过我听老秦说,咱家的婚宴……”

“婚宴是寒酸了点儿,但我为官清廉,不可能向其他人家那样大操大办。”

宋启明心中苦笑,何止是寒酸了一点,简直是太寒酸了,一桌四个菜,一荤三素,荤菜是一条鱼,素菜是炒白菜,蒸鸡蛋糕,还有一盘炒豆芽。

这那里像是朝廷二品大员家结婚宴,就是普通老百姓家也比这好。而且只摆二十桌,宴请最要好的朋友。你可真是清流中的清流啊。

“如果家中没钱,我可以拿出一些银子来。”

宋乐山眉毛挑了一下,问:“怎么?嫌我给你办的婚礼寒酸了?”

“儿子不敢,我只是怕到时候福王爷不高兴。”

福王爷在知道宋乐山准备的婚宴后,的确很不高兴,而且几乎是跳着脚的骂街了,骂宋乐山是穿着官服的“老乞丐”,如果不是碍于礼数,非上门来打宋乐山一顿不可。所以他决定王府也在同一天摆喜宴,一桌三十几个菜,酒都是皇上赏赐给他的御酒。两家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让宋启明夹在中间是异常的尴尬。

“他要是不高兴,可以不把女儿嫁过来。”

此时,白素欣挺着大肚子走了进来,说:“老爷,启明马上就要成婚了,你说这种气话有什么用?”

宋启明忙上前搀扶着白素欣坐下,白素欣拿出一对镯子放在桌子上,说:“老爷,我这对儿镯子拿去当了,给启明办婚宴吧。咱家好歹也是大户人家,要是婚宴太寒酸了,会让人家笑话的。”

“夫人,这对儿镯子可你的陪嫁之物,怎么能拿去当了换钱。”

宋启明忙说:“是呀,要是咱家真缺钱,我可以出。”

白素欣看着宋启明说:“启明,你父亲的心意你难道还不明白吗?他没有养你,心里本来就对你有愧,如果结婚还让你自己出钱,那他可就真是愧为人父了。所以,你父亲给你办婚宴,不管排场大小,都是他的一番心意。”

居然还有这层意思,宋启明是真没想到。

宋乐山说:“夫人,不管怎么说你这对儿镯子绝对不能当了。这么多年,我没有给你买过一件首饰,如今要是拿你的镯子给我儿子办婚礼,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放?”

白素欣笑着说:“老爷,你儿子不就是我儿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那也不能当镯子。”宋乐山想了想,说:“这样吧,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去找朋友借点钱,婚宴上在加几道菜。”

“父亲,不用去借银子。你不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么。我不嫌婚宴寒酸。”

“你真不嫌?”

“真不嫌。”宋启明信誓旦旦的说。

“老爷,老爷……”老秦满脸笑容的跑了进来,说:“老爷,皇上派人给少爷送来了结婚贺礼。”

宋乐山猛的站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249章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