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要种玉米(1/2)

作品:《神医启明

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百年耻辱是明清的责任。其实和明朝没有任何关系,相反明朝时的中国科技和西方相比不但不落伍,还有很多方面领先世界。比如:医药、物理、地雷、化工等。

但西方也有很多当时来说世界领先的科技,就比如宋启明感兴趣的玻璃镜。

宋启明把利玛德请到自己房间,这一聊就是一个晚上,让宋启明受益匪浅。利玛德是天主教徒,不仅精通天文,人文,还对自然科学颇有心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人文是什么?人文就是利玛德信仰的教义,自然科学说白了就是农业专家。西方有很多的农业物种,在明朝还没有。比如辣椒、西红柿、花生、等等。

如今宋启明正在五里沟垦荒,如果种上这些明朝人为所未闻的农作物,将来一定会大有“钱”途。

宋启明问利玛德有没有办法把明朝没有物种引进过来种植,利玛德说可以,等他回国后会让人给他带一些稀有物种。

听利玛德说要回国,宋启明心里是一百个不同意,先不说利玛德回国后会不会遵守诺言,就是遵守诺言东西方一来一回,估计就要一二年才行。宋启明可等不了,还有就是利玛德回国要走水路,如今海盗猖獗,他要是死在半路怎么办?

再者说了,这么一个人才,宋启明怎么能放他走?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利玛德回国!

“先生,我如今正在垦荒,你回国后在托人给我送过来,时间太久。我等不了啊。”

“宋公子,今年就想种西方的农作物?”

“对,当然是越快越好。”

“今年肯定不行。”想了片刻,利玛德又说:“不过可以种玉米。玉米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物种,玉米是我见过产量最高的粮食,公子不妨多种一些。”

玉米是世界上公认的产量最高的粮食。据记载玉米是在1531年传入中国的,但明朝没有很好的利用,只是进行了小范围的种植,并没大范围的推广。因为朝廷根本没有意识到玉米的作用有多大,没了解到玉米的优势。

关于玉米,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明朝早点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也许会推迟明朝的灭亡时间。

种植玉米的意义真的有这么大吗?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是真的,明朝末年经历了“小冰河时期”。如果大面积种植玉米,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是指指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其实当时的“小冰河期”并不只属于中国,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甚至还有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如果大面积种植玉米,老百姓能填饱肚子,谁还会加入起义军?当然没有!

“玉米!明朝有玉米?”

“公子知道玉米?”

“我当然知道。你快说,从那里可以找到玉米种子?”

“广西有种植的,但种植的非常少。公子可以派人去广西肇庆找玉米种子,如果顺利的话,只需一个多月的时间,等小麦收割了,正好可以种植玉米。”

明朝是农耕帝国,北方主要种植小米、高粱和小麦,南方主要种植稻米和冬小麦。如前所述古代的生产力低,亩产粮食非常少。如果种植产量高的玉米,往大了不敢说,解决五里沟几千人的吃饭绝对不是问题。

“太好了!我明天就派人去广西!”宋启明高兴的说。

“公子,那我……”利玛德欲言又止。

“先生请说。”

“那我回国的事,你看……”

“先生是来我大明传教的,如今什么都没做成,怎么能回国去呢。先生留下来吧,只要先生留下来,我愿意帮你在明朝传播教义。”

“你能帮我见到大明皇帝?”

“帮不了,但你可以在妙峰山五里沟传教,那里有几千难民在垦荒。在那里传教,朝廷不会管你。”

“真的?”利玛德欣喜的问。

“当然是真的,只是那里条件还有些艰苦,不知道你受不受得了!”

“神与我同在,只要能宣传天主教的教义,我就是下地狱也愿意。公子,我什么时候可以去。”

“不急,你先在医馆多住下,过几天我要去五里沟,到时我们一起去。”

在医馆吃了早饭,宋启明也没有休息,直接就去找赵大洪。

赵大洪最近太忙了,宋启明把妙峰山的事都交给了他。有时赵大洪都觉得自己不像是杆子帮的堂主,而是宋启明的大管家。

做杆子帮的堂主好,还是宋启明的大管家好?

当然是大管家好。整天带着一帮小叫花子有什么意思,混的再好也就是个臭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289章 要种玉米(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