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一切听师傅的安排(1/2)

作品:《神医启明

三天后,宋启明离开新城回到了京都。

他先回家拜后了父母,并给他讲了在山东发生鼠疫的事。因为马上要发生鼠疫,宋乐山也只好把回老家的想法打消。

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宋启明来到了医馆。

现在京城有三家启明医馆,后开的两家医馆,规模都比第一家要大,不过装修风格却很保守,没有添加任何现代元素。

因为宋启明已经有了新城,就没必要再搞什么独树一帜了,就像他在朝廷中做官一样,一切都要低调,搞那些标新立异的东西只会给自己招惹是非和麻烦。

到了医馆,宋启明把三个徒弟张蒙、方茂、还有李洪达叫来,听他们汇报医馆的近况。

二徒弟方茂说:“师傅,我听药材商说山西鼠疫,已经传染到了保定府,用不了几天就会到京城,现在治疗鼠疫的草药已经长了三成,我们得抓紧时间囤积相关草药才行。可大师兄却不同意这么做。”

宋启明的三家医馆虽然让三个徒弟分别管理,但只要宋启明不在京城,三家医馆的事还都是大徒弟张蒙说了算。

张蒙依然负责的老店相当于总店,二徒弟方茂和三徒弟李洪达负责的是分店。

比如三个医馆的草药采购,人员招聘,诊费和药价都是由张蒙统一管理和调配。

宋启明问:“张蒙,你不同意囤积药材,是怎么想的?”

张蒙恭敬的起身,说:“京城大大小小的医馆有六十多家,如果京城真的爆发了鼠疫,现在囤积草药自然会医馆获利颇多,可师傅开医馆的初衷是为了行医治病,从没把营利作为主要目的。我们囤积草药,不但哄抬了草药的价格,也会让很多百姓失去治疗的机会。”

方茂说:“就算我们不囤积草药,别的医馆也会囤积草药,趁此发国难财。”

“别人怎么做我们管不了,只要我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好。现在囤积治疗鼠疫的草药,与谋财害命没什么区别。”

张蒙这话让宋启明脸上有些发烧,因为在十几天之前,就已经安排孙鸿志在大肆采购治疗鼠疫的草药。当然宋启明的初衷是好的,他并没想囤积草药挣钱,只是想在鼠疫在京城爆发时用来给百姓治病。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京城有六十多家医馆,启明医馆规模再大,论救治能力也不及所有医馆的三分之一。

现在他手上掌握了大批用于治疗鼠疫的草药,到时如果不能把草药及时用在疫民身上,那他岂不成了杀人犯?

方茂说:“师兄,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们现在不囤积草药,别的医馆也会囤积草药。到时疫民还是不会得到更好的治疗。倒不如我们现在囤积草药,平价用在老百姓身上。师傅,你说呢?”

“这……”宋启明觉得很有道理,轻轻地点了下头。

张蒙说:“师傅,现在已经有医馆和药房在囤积草药,如果我们也加入进去,只会把草药的价格哄抬的更高。”

宋启明摆手说:“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容我先考虑考虑吧。”

方茂忙说:“师傅,现在草药一天一个价格,你要赶快下决定才行。”

宋启明再次摆手,说:“好了,我自有分寸。”看了眼三徒弟李洪达,宋启明说:“洪达,你负责的医馆最近怎么样?”

李洪达有些慌,忙说:“不好。”

“哪里不好?”

“我……上个月医馆亏损了三百两银子。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亏了一千二百多两。”

其实,宋启明的三个医馆开了这么多年,就从没挣过钱。而且是看病的人越多,亏的越多。

张蒙负责的医馆是总店,平时还有一些有钱人会来看病,勉强能做到收支平衡。像他和方茂的医馆平时只有一些普通老百姓来瞧病,特别是李洪达负责的医馆又在贫民区,来的患者不是难民就是贫民,看病对他们来说都是件非常奢侈的事。

给这种人看病,自然是没钱挣。

方茂负责的医馆效益也不好,但在三个医馆当中效益却是最好的,虽然挣得不多但还不至于亏钱。

这主要归功于方茂脑子灵活,他把宋启明配制的几个秘方,进行单独销售。其中主推有一种壮阳药,他把这种药经过精包装,派人去青楼外面买非常抢手,为医馆增加了不少收入。

宋启明笑着说:“张蒙、方茂你们两个先下去,我有话单独跟宏达说。”

张蒙和方茂起身,拱手退出了房间。

李洪达一下变得紧张起来,期期艾艾的说:“师傅,我知道自己能力比不上两位师兄,请师傅责罚。”

宋启明示意他坐下,说:“医馆不挣钱,我不怪你们。洪达,你跟了我多久了?”

“回师傅的话,六年了。三年学艺,三年到医馆坐诊。”

“你喜欢在医馆坐诊吗?”

“……”李洪达不知道宋启明话的意思,不敢轻易回答。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所顾忌。”

“师傅是想赶我走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419章 一切听师傅的安排(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