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应顺势而为(1/2)

作品:《神医启明

到了新城,孔旭就像是人生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新城的存在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在来之前,他原本以为新城只是一个藏于深山中的山寨,宋启明不过是个山寨王。

可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新城是一个新奇,繁荣,有序,高度文明点的社会群体。

套用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那孔旭心中所想就是,给他一个新城,他就能征服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野心家的感叹!

特别是在他参观了新城的试验区后,这种惊叹更是让他兴奋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深秋季节,丰收过后的新城人,又紧张的忙碌了起来。

扩城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在住宅区的外围又规划出了一块地用于建房子,药厂和琉璃厂正在拆除,明年春天会变成一大片耕田;两千多人的队伍开进了山里,这些人都带着口粮,一进山就是一天,他们在忙着修建地下世界,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孔旭跟在宋启明身后,来到了田间。田里的冬小麦已经破土而出,放眼望去一片嫩黄色。

“宋先生,你真乃旷世奇才也。”孔旭感叹说。

这种话宋启明听得太多了,他一笑了之。

“当今乱世,新城犹如黄沙中的一颗珍珠,耀眼夺目。以先生之才,如果被朝廷重用,大明朝不但可救,更可雄霸天下引四方来朝。”

宋启明笑着说:“我无心做官,建设新城不过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敢问先生的理想是什么?”

“让新城的居民生活安逸,幸福美满。”

“那先生有没有想过,新城的人安逸了,那外面的人怎么办?他们就不是人了吗?”

“我的能力只能保一方,不能保天下。”

“先生怎能如此轻视自己。孔某游历四方,做过山贼的军师,做过县令的师爷,做地方豪强的管家,所见之人数以千计,他们这些人没一个有先生这般的才华和卓见,也没有像先生这般有爱民之心,民心所向才是天下之势,我认为先生应该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而为?”

“出山。”

“出山?”

“对,走出这深山,把新城带出去,让新城这股春风,吹遍明朝每一寸土地。我相信这股春风的传播速度和影响,不会亚于当前肆虐的鼠疫。鼠疫是灾难,新城是希望,所以天下百姓肯定会拥戴宋先生。当初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就赢得了万千民心,才有了今日之势。先生也以新城为例,获取人心。”

宋启明目光远眺,说:“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先生,现在天下大乱,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应该顺势而为。在新城,如今有两千精锐士卒,四千余正值壮年的男丁,还有杜有火强于外面百倍的火器,只要先生出山,大事可成矣。

先生再想想,如今明朝岌岌可危,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内有佞臣乱政,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雄踞一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大明灭亡是早晚的事,以先生之雄才伟略,切不可措施良机。”

宋启明斜眼看着孔旭,说:“你前些日子还想当明朝的官,现在却对我说明朝将亡,让我如何相信你?”

孔旭拱手说:“不瞒宋先生,我之所去京城求官,不过是想在这乱世赚取一些乱世中安身立命的钱财。”

“你倒是坦诚。”

“在宋先生面前,不敢说假话。”

“不敢?我有那么可怕吗?”

“宋先生不可怕,而是可敬。对于敬重的人我从不说假话。”

宋启明不由的笑了,这个小诸葛还真会说。

“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强扭的瓜不甜不是么?”

“有时候人也是需要被督促,被激发的。”

“好了,咱们不提这个了。不过我想问你,你才来新城四五天,是怎么知道新城有两千护卫,还六千多男丁的?”

“我从第一天来新城,就被所见所闻所震撼,所以就立刻向人询问。”

“你呀,以后还是少关注点这方面事。”

“为人智囊者,就要先忧而忧,先虑而虑。”

宋启明淡淡地一笑,说:“我没有忧虑。走,我带你进山去看看。”

进山是去看梁渠挖掘的山洞。

这个山洞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但用意之深远,将是新城安身立命的根本。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将来万一新城的秘密大白于天下,朝廷发兵来打,新城坚守不住就可以退居地下世界。

没错,是地下世界。

梁渠的计划是,建造一个可以容纳两万人,并生活三个月的地下世界。深挖洞广积粮。

其实,宋启明把耗费在挖洞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找一个新的栖身之所都绰绰有余。

但他不想这么做,终其原因还是新城离京城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455章 应顺势而为(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