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真是个好地方(1/2)

作品:《神医启明

两天后,宋启明乘船出海了。他带着陈寅,萧十三,孔旭还有四个护卫,目的地宫本雄一的贼窝,叶儿岛。

两天前浪里坡一战,宋启明八个护卫伤了四个,伤员都留在了湾口养伤。

其实,宋启明本不想带孔旭,计划是让他在湾口坐镇,因为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趟龙潭虎穴之行不太适合。

可孔旭非要跟着来,说宋启明自己去他不放心,这话颇让宋启明感动。

出海十公里后,倭寇的船出现了,领头的是宫本雄一的得力干将武藤。

倭寇的战船很大,在海中行驶也快。宋启明他们乘坐的小船和倭寇的战船相比,就好是奥拓与奥迪的差距。

登船后,武藤见他们是轻装简行,便问:“金子呢?”

宋启明笑着说:“没带。”

武藤脸色一沉,说:“没带你们去叶儿岛干什么。”

孔旭说:“我家先生金子有的是,但我们也要先确定赵全友是不是在你们手上,只要确认了赵全友,我们会立刻通知湾口的人把金子送过来。”

武藤不满的说:“宫本将军说的不错,你们明人多疑,奸诈。”

宋启明笑着说:“放心吧,我们既然上了你们的船,想杀想剐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开船!”武藤看了眼宋启明身后的陈寅。洗劫湾口时武藤也在,他亲眼看到了陈寅劫持了宫本雄一,所以对他印象非常深刻。

这是个高手,功夫在宫本之上,但只要到了叶儿岛,就是武功再高也无济于事。

“你叫什么名字?”武藤问道。

陈寅看都没看他一眼,更别说回答他的问题了。

“你叫什么名字?”武藤再次问。

陈寅依然不回答。

“哑巴?”武藤面露疑惑。

萧十三恶意的说:“对,他是哑巴。”

武藤点点头,出于对强者的尊敬拱手对陈寅说:“我叫武藤蓝,我们东瀛人尚武,有机会的话我想和你切磋切磋。”

宋启明不由多看了一眼武藤,立刻笑了。

武藤兰?

这个名字……

不过他可比自己那个年代的武藤长相差太多了,咧嘴龅牙,歪瓜裂枣,比电视剧里的张飞还丑。

倭寇的战船启航,向着叶儿岛的方向驶去。

倭寇的战船不是人力划桨,而是人力踏板,再加上船帆顺风,行驶的非常快。

关于中国古代的造船业,是在两汉时代开始“井喷”的,美国·军事史学家杜普伊曾所说:“在公元1世纪到3世纪,随着古罗马的衰落,世界造船业的领先位置,落到了中国人手里。”

两汉时期中国最著名的船是汉代楼船。所谓楼船,就是高大如楼的大船,其样貌也名副其实。汉朝的楼船,船体分三到五层,船上建楼,因此称为楼船。通常高达十余丈,比如东吴孙权的楼船“飞云”号,可承载3000名士兵。

当时的古罗马帝国和希腊使用的是“桨帆船”,在楼船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等到了汉朝之后,从南北朝至宋元,中国造船业更是突飞猛进。例如南北朝最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开发了“千里船”,尝试淘汰船橹,改用人力踏板。这种船用踏板驱动,是现代轮船的前身。

到了宋朝,中国船又突破原有活动范围,成功远航到非洲东海岸,最著名的就是南宋时期的中国“大福船”。

成了当时地球上最稳,行驶速度最快的船。而西方人则是在几百年后才达到了大幅船的水平。

但是到了明朝,特别是郑和死后实行禁海令的明朝,中国造船业成了落日余晖,不仅军船拆的拆,毁的毁,就连沿海靠捕鱼为生的渔民都限制出海捕鱼改为农耕。

以至于疆土辽阔的大明朝,连艘军船都没有。

想到这些,宋启明就不由得感叹,愚政不仅害民,更误国啊。

倭寇的战船在日落的时候到达了叶儿岛,在落日的余晖下,叶儿岛后面是一座青山,前面一片空旷,长满了葱郁的树木和植被,无数海鸟在岛上盘旋鸣叫。

倭寇还在岛上建了简单的港口,里面停着四艘大船,几十多艘小船。

在叶儿岛后面还有一大片岛屿,那些岛屿有大有小,错综复杂,不知道有多少,更是一眼看不到头。

真是个好地方啊。

战船靠岸,宋启明一行人在武藤的带领下,赶往倭寇的驻地。

在密林中走了大概十几分钟,出现子阿里一片开阔地,空地上建了很多木屋,倭寇们正在忙着做饭,这里除了东瀛倭寇,还有很多的女人。

这些女人都是倭寇从明朝掳掠来的奴隶,平时除了给他们洗衣做饭,晚上还要供他们淫·乐。

在一座两层的木屋中,宋启明见到了宫本雄一。

陈寅,萧十三和四个护卫被拦在了门外,只让宋启明和孔旭进了屋子。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木屋中点了数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470章 真是个好地方(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