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一起做有趣的事(1/2)

作品:《神医启明

殷素素看着宋启明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不禁有些动容。

宋启明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他是一个相貌俊朗,学识出众,精于谋划,隐形权贵,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还如此的年轻。

是无数女人梦寐以求的男人,是她们的白马王子。殷素素从内心深处,也钟情于这样的男人,只是她不敢表露,她的身份也不准许她和心仪的男人谈婚论嫁。

宋启明诚恳的说:“留下来吧,我需要你,正通商行也需要你,红衣会更需要你留下来。”

殷素素轻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她没更好的选择,说:“好。那我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回医馆?”

宋启明说:“随时都可以,但我不建议你的人再回去。”

“为什么?”

“因为我准备把医馆商业化,系统化。我要在京城开第一家医院。医院会商业化,系统化经营。”

“医院?”

其实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

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汉书》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很像如今的隔离医院。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疯病人。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布及长安、洛阳等地,还有悲日院,将理院等机构,收容贫穷的残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有个叫刘震孙的人,在广东建立过一所“寿安院”,治好了则资助之使归家,死亡了则予以掩埋。

但在古代并没有“医院”这个词,医院这个词属于舶来品,比较西方化。

宋启明笑着说:“就是把所有启明医馆整合,开一家更大的医馆,分门别类的招收和诊疗病人,由专门的医生诊治。我想专门为女人设立一个分科,红衣会都是女人很适合为女人看病。”

“你要开个三家启明医馆那么大的医院?”

“比三家还要大,规模至少是现在规模的五倍,我已经在京城找好了地方,等京城秩序恢复后,立刻开始实施。医院建起来后如果效益好,我会在三年之内向全国推广,形成连锁经营。知道什么是连锁经营吗?”

殷素素摇头。

宋启明解释说:“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经营模式,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商行或个体,以一定的纽带和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简单点说,很像你们红衣会在京城设立分舵,需要统一服从总部管理,使用同样的名称。”

“我大概明白了。”

“你让红衣会加入我的医院,等我的医院在全国各州府推广开之后,也可以为红衣会的教众提供一哥栖身之所,你觉得不好吗?”

“听着不错,可那又能安排多少人呢?”

“会很多。如果一个医院有五十个人的话,至少会安排一半的女性。”

“这么多?”

宋启明点头,说:“医馆会有病房,照顾病人的事自然女人最合适。”

“你这种经营模式闻所未闻。”

“这是创新,你听着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殷素素点头。

宋启明书:“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有趣又有意义的事吧。”

外面响起了子时的更声。

宋启明说:“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

殷素素说:“我的贴身侍女呢?就是我的替身。”

“她……她死了。自杀的。”

殷素素顿时一愣,然后悲从心来。

宋启明本想安慰她几句,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便说:“明天我会派人将她的尸体送过来,你好生安葬她吧。”

宋启明推门准备离开,当他推开门后,不由得一呆。因为在院子里居然站着四个黑衣的人,四个黑衣人体态丰腴,一个就是女的。

陈寅站在门口看着她们,她们也站成一排看着陈寅。

在宋启明和殷素素说话的这段时间,陈寅和四个黑衣人很有默契的都没说话,彼此保持着相安无事,但又都戒备这对方。

“她们都是我的护卫。”殷素素说。

宋启明点点头,没说话。

殷素素说:“青红,你带宋先生离开寺院。”

“是,教主。”

在叫青红的黑衣人带领下,宋启明正大光明的离开了智化寺。

接下来的十几天,宋启明开始筹划开医院的事,医院的选址依然在长安街上,他买下了临街的六家门脸。六家门脸连起来有四十多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医启明 最新章节第560章 一起做有趣的事(1/2),网址:https://www.1234u.net//97/9799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