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装甲启示录 5(2/3)

作品:《甲午之华夏新史

最高统帅部决定未来的举动!而让古德里安想不到的是,这次参战规模并不是核弹的战斗的影响之大远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不仅德国陆军的战略进行了必定的修正,同时还影响到了海军、空军、甚至是蓝本置身事外的其它国家!

“看来曼施坦因的谨慎是对的,古德里安获得的兵力并不足以击败对手,假如我们想要完成预订打算的话,至少要再增长一倍的兵力!”克鲁格收到古德里安的电报后这样对博克说道。

“那要看你想获得什么成果了,是彻底解决伊朗问题呢。还是说仅仅保证交通线的安全?假如是前者,我们恐怕需要把曼施坦因的部队从印度调回来,假如是后者的话,我们只用增长有限的兵力即可,伊斯法罕突出部对于华夏来说价值并不大,在和平时代是一种震慑。但是在战斗时代,保持这个突出部的代价太大了!”博克大将的答复模棱两可。现在的问题就看德国人怎么选择了,是放弃看样子唾手可得的南亚殖民地和华夏大干一场呢,还是在伊朗南部保持警惕兵力,而持续实行印度攻略呢?

“让曼施坦因回来?”龙德施泰特试探性的问道,看着德国在伊朗南部的交通线,这位德国陆军的大将偏向于先扫清后方再进攻印度,否则的话,华夏一直盘踞伊朗北部这个桥头堡。完整有可能将德国驻印远征军的补给线完整掐断。上百万雄师将逝世无葬身之地!所以他偏向于先扫平华夏在中东的驻军。

“那时间呢?阁下打算用1年还是2年?假如这个目标可以轻易实现的话,我们早在几年前的伊朗战斗中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击败了英国人,击败了美国人,但是终极却和华夏打了一个平手!”克鲁格反问道。

“那是以前!我们当初限制了战斗的规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欧洲已经稳固了,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南亚!我们可以集中两百万甚至更多的兵力来围攻伊朗。我们早晚可以把华夏从中东赶出往!”龙德施泰特反驳道。

“伊朗战斗的时候华夏同样没有尽全力!现在华夏也只有一个战场,那就是伊朗!他们的部队完整可以通过中亚的交通网将上百万的部队运送到伊朗。我们实际上是在华夏家门口作战。”克鲁格顿了顿接着说道:“假如我们只有一个敌人的话,我倒是不介意和华夏在伊朗大打一场。但是我们的敌人太多了!”

“美国人的产业完整可以补充在法国战场上的丧失,根据情报现实华夏和美英之间的技巧交换非常的频繁,也许用不了多时间,我们今天碰上的那些华夏坦克就会涌现在美国人的作战序列中。假如美英占领印度这个桥头堡的话,重要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可以重新拥有和我们一较高低的气力。我们到时候就要面对协约国的两面夹击了。”博克的意见也偏向于克鲁格。

“但是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很难占领印度。印度太大了,而且交通设施十分落后,我们的后勤压力很大,直接影响了推动的速度。英美无论如何也能获得要给桥头堡,退一步讲。即使我们占领了印度,到是华夏要是能切断我们的交通线的话,再多的部队也会崩溃。”克鲁格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却始终没有答复龙德施泰特最关心的问题后勤补给!

“将补给完整寄托在一条陆路上本来就是毛病的想法!即使我们能在地面上挡住对方的攻势,华夏依然可以用它们的空军要挟铁路和公路交通!最安全的后勤通道不是在陆上,而是在海上!”克鲁克指了指舆图上的一条航线说道。

“只要海军能保证沿海地区的制海权,那么即使部队再多上五成也不会受到后勤补给的问题,一个船队可以轻易的将20多万吨的各种物质从中东运往南亚战场,有这条运输线,你还怕什么?”

“更何况,陆上的那条运输线也不是那么轻易丢的,伊斯法罕东部是荒野地区,几十万雄师从那里突破艰苦重重。而在这几年里,我们已经沿着两河流域与伊朗之间的国境线建立了一条连贯的防线,并且一直向东拐到了伊斯法罕突出部!只要华夏撤离这个地区,我们就可以立即拉平防线。假如他们非要进攻我们守卫周密的防线的话,那就来吧。”克鲁格笑着说道。

德国人不傻,华夏雄师盘踞在伊朗北部的情况他们非常明确,这支雄师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着数百万同盟国雄师的头顶上。但是同时,德国人也十分明确,自己想要将其连根拔除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而且从时间上根本不容许。所以在伊朗内战结束后,德国总顾问部就一直在研究对策。

终极,德军高层做了两手筹备,第一手筹备是在欧洲战场结束后,集中气力做一次试探性攻击,假如感到对方比较弱的话,那就顺势推掉伊朗北部,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另一手筹备则是建立一条防线,这个看似耗费宏大,但是实际上能够支撑华夏从伊朗北部向同盟国发动进攻的路线并未几,也就是伊朗西部到库姆一线,其它处所交通和基础设施并不支撑大规模军团快速推动。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古德里安的试探性进攻一脚提到铁板上了,刚上往没两天就丧失了近一半的装甲气力,华夏陆军的技巧上风让德国人感到震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午之华夏新史 最新章节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装甲启示录 5(2/3),网址:https://www.1234u.net//17/17881/1490.html